当然了凡事有利有弊,朝廷做了甩手掌柜,丢失的固然是海关收取的银两,可事实上在大明的七十年里,市舶司为朝廷收取的税收微乎其乎,许多地方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了也有不少富裕的如永乐时,海商获利甚巨,富埒王侯,从月港之繁盛可见一斑,“寸光尺土,埒比金钱,水犀火浣之珍,虎(珀)龙涎之异,香尘载道,玉屑盈衢,画鷁迷江,炙星不夜,fēng_liú輘于晋室,俗尚轹乎吴门”每年海上贸易额以千万计,对于这样的肥肉,朝廷自不会放过,可天下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如月港,大多数的市舶司还是吃朝廷的,年月好的时候朝廷尚未还能支持,可年月不好的时候,这种沉重的包袱朝廷也懒得去理会,重新丢给了地方官,这样的一来,地方官固然是从中获取了权利,可有权利的好处,也得承担起权利相应的义务,承担市舶司所有官员的任命,俸禄等等,这些数目可不是一点两点,所以许多人地方明明有市舶司,但衙门却从没有开过,因为那沉重的俸禄不是一般地方官能承担得起的。
但这个问题在杨大人手中已不再是问题,提举一干官员有自己与况钟亲自担任,至于从官么徐朗、段誉一直想一个正儿八经的大明官,这等肥肉不流外人田的好机会,自是留给了自己人,这样一番安排,市舶司倒也有了规模。
对于这次修建市舶司除促进大明海外贸易,发展商业外,最大的根本就是让大明从海外贸易获取好处,以苏州为试验点,给朝廷送点好处,所以绝不是建起来,任命了几个官职,这事儿就算了,该有的章程,该有的手段都得拿出来,认真贯彻实施,否认这一切没多大的意思。
在市舶司修建成功的第二日,杨大人便明确了各官员的主要职责,其一,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公验﹑公凭)﹔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察看有无挟带金﹑银﹑铜钱﹑军器﹑马匹﹑人口等违禁之物﹔船舶回港途中﹐派人前去封堵(封存货物)﹐押送回港﹔抵岸后﹐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将舶货抽分﹐细色(珍贵品)十取一﹐粗色(一般商品)十五取一。后改为细货十取二﹐粗货十五取二。另征收舶税﹐三十取一。之后﹐发还舶商自行出售。对于来中国贸易的外国商船﹐市舶司也采取类似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