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火烟四起的皇宫,包拯等人慌乱不已,同行禁军在其领军将领下,也只得迅速赶回皇宫护驾,只是当他们一行人回到宫门前时,却发现原本封闭之宫门,已然被打开,宫内喊杀四起,似有大量叛军攻入了宫城之内。
如此紧急关头,那禁军领军将领不敢有丝毫怠慢,即刻命令一众禁军士卒扑向城内叛军。至于包拯四人,却只能留下,不敢近前。
“包大哥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我进入皇宫相助皇上!”
“不可!”未等小展昭把话说完,公孙策与包拯二人顿然大声阻止道,他等二人均乃聪明人,自是知晓这大军厮杀不比江湖缠斗,一招一式讲究兵法军阵,即使你是江湖顶级高手,也无法突破数百大军围杀,何况大宋一朝,弓弩极为强大,管你何人,数百弩箭一同齐射,就算伪先天,也只能悲催而死。
因而,与其他等进入皇宫参与平叛,不如立即出城,通知城外禁军进入城中,毕竟城外驻扎禁军可不少,足有十几万之多。
只是他等不知道,此时此刻,城外驻扎的十几万禁军,亦然也是麻烦缠身,不仅有几支禁军直接发动叛乱,甚至许多禁军将领尽然被众多神秘人挟持,十几万禁军可谓是一盘散沙,乱成一团,毫无战力可言。
从中可观,城外禁军混乱不堪与皇城叛乱应有直接联系,甚至可言,两者均早有预谋,而目的,自然便是皇宫那位陛下。
此等改朝换代造反大事,徐长生自是看在眼中,那日,他及时出城,为的就是躲避这等兵祸。当然,此不过一大原因,除此之外,其实他还有另外计划,出城之后,他即刻让天罡将此事,秘密告知西疆各大将门世家,又独自一人,来到东京城外一废弃庙宇之中。
此处庙宇虽早在十年前便已废弃,然却大体能遮风避雨,进入其中,徐长生瞥了一眼供奉神像,随之走上前去,在供桌之下摸了摸,很快,他便摸到了一突起之处,往左拧了三圈,神像顿时往后退去,一个幽深大洞,即刻显露了出来。
用先天灵识扫了一下庙宇四周,见无人,徐长生便轻轻一跃,飞到了神像基座之上,大步走进了大洞之中,而其后,神像则自动恢复了原状,连带挪开灰尘痕迹,也尽皆消失不见了。
此刻,皇城之中,数千叛军虽死伤数百,不得不退出皇城之内,然因城外数万叛军进入城中,汇成一体,皇城依旧被其团团围住,而忠心于陛下之禁军,终因人数太少,只得暂且与其对峙,不敢出城平叛。
再说皇城之内,如此危急关头,宋仁宗赵祯自是焦头烂额,然因事出突然,他只能召集一众供奉堂高手,在偏殿密谈,而赵天尊作为现任供奉堂堂主,自是坐于其左首位。
皇城司供奉堂,建立之初,便是为大宋皇室服务,可以说,每一任堂主均效忠于大宋管家,维护着大宋江山稳定,如今形势危急,众多叛军围城,城外附近驻扎禁军不可指望,赵天尊愤怒之余,自是头疼不已。
作为明脉掌权者,他深知暗脉存在,更是猜到了此处叛乱的幕后主使者,或许便是暗脉仅存掌权人,那位赵长老。
那位赵长老,按照辈份,乃他叔辈,如今已年近七旬,而他不过五十,虽为如今官家叔伯辈,但为皇室旁支,因而掌权以来,众多供奉堂高手均不服气,如若不是他之武力,接近真正先天,恐怕早就从这堂主之位上被轰下台去了。
“八皇叔,如此紧要关头,您可有平叛之法?”龙椅上,宋仁宗赵祯目光投向坐于底下靠右首位的八贤王,淡淡询问道。
此时此刻,赵祯脸上尽管表现还算平静,然而他心中却是忐忑不安,着急不已。毕竟此刻叛军势大,皇城岌岌可危,城外禁军又一片混乱,甚至还直接发动叛乱,如此局面,你说他如何不急。
“陛下!罪臣现为戴罪之身,不敢言!”八贤王起身微微躬身道。
可赵祯却未等其讲话说完,立马再次道:“八皇叔!此等时刻,还请畅所欲言!”
赵祯此话说的极其沉重,从其语气之中,八贤王自是听出了焦急之意,然他心中却是苦笑连连,因为至今为止,他也不知叛军来源,更不知他等为何会发动叛乱,何况如今,他又闻城外十几万禁军已然不可用,此时他哪有什么解决之法。
当然,他是忠心于当今官家的,忠于大宋的,虽然心中无解决之法,但他还是开口说道:“陛下,罪臣以为如今皇城被围,城外禁军不可用,必须得尽快安排人通知周边各府禁军,尽快向东京城靠拢平叛,与此同时,还需警惕那些禁军是否已被幕后主使者渗透,万一那些禁军也“
说到此处,八贤王故意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赵祯,见其点头,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请陛下移驾,令赵堂主一众供奉堂高手护卫,想法设法出城暂避!”
作为皇室成员,八贤王自是清楚皇城之中,有密道通向城外,然而密道在何处,又具体通向何方,他并不知晓。
只是这劝谏陛下逃出城去一事,用意虽好,然关于陛下声誉,八贤王说到此处,亦不敢再往下说了。
也是,作为天下主人的官家一旦出城,必将落得个怕死潜逃的狼藉声名,这对于官家而言,的确很难接受,可关乎官家性命,八贤王不得不说。
“八皇叔此言切勿再提,朕不会苟且出城的!朕就在皇城之中,死也让那些叛军乃至那些幕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