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超级壮丁>第二百九十七章 张伟的伟大发现

其实赵诚猜的一点不错,进攻不到三天,八路军那头歼敌近两千人,比历史上整整多了一倍。由于迅猛攻势,日军有些措手不及,他们过于和铁路调动部队,这在交通系统完备时还好一些,正太铁路的全线被袭使得他们有限的机动部队不得不迈开双腿四处救火。

武汉撤退时向表叔移交过五十门九二步兵炮和一万七千发炮弹,还通过曹二宝向那边输送了上百万发子弹和将近两百挺轻重机枪,这些宝贝让八路军在攻坚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八路军习惯于精打细算过日子,加上与赵诚有(保密)约定,他们并没有拿着这些武器弹药四面开花。九二步兵炮更是只装备到旅级单位,只有在作战时才配属到各个步兵团,能知道火炮种类的只有少数几个团级干部和旅部直属炮兵连的人员。为了掩饰火炮种类,他们让各个主力部队都制作了几门木质的“晋12年式(75山炮)”,搞得重庆和东京方面都一头雾水,因为按照火炮出现的频率,八路军至少有上门这种宝贝。

兹事体大,华北方面军特意安排情报部门对这一情况做了摸底,特务们回报的情况却令所有人哑然失笑。八路军总部有一个炮兵团,可是只装备有晋造十二年式七五山炮12门,可能还有一门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野炮。这些炮都是被**撤退时放弃的,所以炮弹极少。大约是担心失主上门讨要,这个炮兵团没有在军政部报备,所以炮弹根本没处补充。话说回来,就这些炮能上户口,按照**炮弹的产量,也不会有“多余”炮弹给他们。

现在八路军连主力部队都大批士兵因为步枪都装备不齐,不得不扛着长矛大刀作战,稍微能在战场上进行远程打击的只有81迫击炮。这种营级支援火力在八路军里居然只有条件好的旅级单位才会装备几门,用这玩意来对付炮楼还不如用头去撞,再好的炮手也难以保证把炮弹砸到炮楼顶上……

久而久之,鬼子也就放松了警惕,连炮楼的设计图都没改进。由于兵力有限,并且出于那些高级军官的个人爱好(以前日本贵族和大武士都喜欢修天守阁之类建筑作为老窝,并彰显权利),华北日战区的炮楼越来越多,公路和铁路沿线几乎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座。实战也证明了,这玩意对付八路军营、连级部队非常有效。七八支步枪加上一挺轻机枪对付一百多只装备步机枪的步兵并不吃力。小队级炮楼还有一挺九二重机枪,重要的据点还会配备掷弹筒,迫击炮、地雷、铁丝网这些高级货比较紧缺,但是只要壕沟挖的够深,来上三四百个敌人,驻守炮楼的部队连增援都不需要。

炮楼多是依靠砖石、木材和三合土建成,也有是钢筋混凝土的配置。但是因为钢筋和水泥都得从日本本土或者东北运来,所以这种高大上的据点数量及其有限,而且多半设立在和**对垒的区域。

当然,日军多少还是觉察出了九二式步兵炮使用痕迹,但是日方从没有查到过中国方面生产九二步兵炮的记录,他们判断这些火炮都是在自己部队作战中“遗失”的,倒也没人再特意去调查具体火炮的种类。

赵诚乐了,如果给那边再多提供些帮助,局面一定会更有趣。只是现在国共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特别是百团大战以后,老蒋对延安那头的提防甚至不亚于对付日本方面要是稍有不慎,就自己手头这万把号人,哪怕都是德国武装党卫队也顶不住中央军的进攻。

尽管如此,自己依旧可以做些点什么,比如用库存法械武装六十军,再把六十军换下来的装备让曹二宝偷偷处理掉;比如给自家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做些修改,打上中央系兵工厂的标记;再比如直接从国外定制枪管,让延安那边自己搞定剩下的部分。实在不行,暗中给那边送点金条美钞,别看私犯枪支弹药都是死罪,可特么中央军后勤里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多了去了!

老话说的好啊,办法总比困难多,赵诚越想越轻松。那啥,咱现在可是大资本家、大财阀,是不是也属于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张伟看着赵老大一边散步一边哼着小曲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他是正规军出身对于这种小打小闹有点看不上眼。怎么说呢,打掉二三十个据点,干掉两个大队的鬼子兵,严格来说,战果还没有曹二宝他们夜袭运城的丰富。

赵诚和这小子处的时间长了,自然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于是开始耐下性子来解释这场敌后破袭击战的意义:“这仗关键不在于干掉了多少日本兵,而是通过破坏交通线向鬼子宣布他们的后方根本不安全,迫使鬼子抽调国内预备队或者前线的兵力回防。你想啊,鬼子就那么多部队,每回发动攻势都得留下足够的部队守着老窝,要是再抽调一部分回华北,他们能动用的机动兵力就会更少……”

张伟是个一点就透的聪明人,他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窍门:“鬼子现在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要是能在沦陷区保持足够的刺激,他们就会背拖死!”

“对喽,你看鬼子的部队是不是比淞沪会战那时候差远了?”赵诚比划了个开枪的姿势:“以前他们的兵能边冲锋边开枪,二百米内都用不着停下来瞄准,现在呢,那支队伍没有一堆新兵?曹二宝发来的战斗报告你也看了,居然有人会被炮击吓得乱窜,这在武汉会战那会都不可能。还有,你记不记得咱们在滁(州)城缴获的日本罐头,那都是牛肉的,那饼干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七章 张伟的伟大发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