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42风起南洋>第174章 这个办法好

“子弹我们新上了生产线,熟练技工也基本到位。产量会再次提高,尽力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李衡在总结会上承诺道。

至于产量是多少,他不用说,也没人没眼神的来问这么机密的事情。

这么长时间,众人倒也很信赖这个平时说话不多的“二当家”。

李衡说提高就是提高,说解决就是解决。

事实上也是如此。先锋军的弹药危机早就出现,李衡也早就在着手解决。

有了一条生产线,就可以仿造出一条。

机器可以仿造,精密核心零件可以从美国进口。这年代大部分生产线都用不着那么多机器设备,很多都是靠人工。经过了一年多的培养,李衡已经着手培养起了大量熟练工人。

……

“这个办法好!”华罗庚在听旁边的郑百年的讲解,不由拍手叫好。

李衡答应给出版他写出来的《堆垒素数论》,他接受了李衡的邀请,在大战还没有平息的时候就来到了先锋军地盘上。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们缺少熟练的工人,只能把动作分解,尽力让每个工人只负责几样,这样熟能生巧,可以学得更快一些。”郑百年笑道。

“就像是数学不断分解,然后再组合一样。哈哈!”华罗庚爽朗笑道。

“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缺点。”郑百年解释道,“很多工人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化的动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换一种产品或者换一种零件,可能就没法达到效果了。比如拧螺丝,这个产品上需要拧三圈半,换一个产品的螺丝就算是一样的螺丝,可能要拧四圈,这之间就能产生差别。这样训练出来的工人上升空间就受到了限制,在被动接受的大量产品面前受到的影响更大。”

“哦?”华罗庚沉吟道,“有点道理。”

郑百年笑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李将军说的。”

他直接背出了部分李衡的话,包括那个拧螺丝的例子。他也不是很明白,自然不知道李衡是有感而发。

解放后的华夏人才稀缺,就连工人也少的可怜,苏俄支援了工业项目,华夏却苦于没有那么多熟练工人,至于能通俄语,跟苏俄人交流学习的人就更稀少了。苏俄人也留着一手,并不会手把手的交给你,他们操作几遍,能看懂就看懂,看不懂还要埋怨你笨。

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受支援的时候都是这种情况,操作的时候亮给你看,但只有几次,甚至只有一次,怎么可能指望那么多聪明的熟练技工一下子就学会?更何况那些国家的工人一向很乐观,乐观的认为那样的支援随时都会有。

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是很晚才建国,以前只不过是欧洲强国的殖民地,早就习惯了跪在欧美强国的大树底下乘凉。但华夏人骨子里沉淀着五千年的文明荣耀,岂会因为百年的耻辱消磨就折断了脊梁?

他们宁愿用热血重新浇筑新华夏,用血液和汗水的温度温热这片生养华夏文明的热土,重现辉煌。

华夏人积极的学习近现代科技知识,就是要掌握改变原来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彻底掌控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聪明的华夏人不甘心总是给外国人当学生,想出了一个办法。

每一个苏俄人后边跟着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好几个,少的也有两三个,苏俄人动作熟练,速度快,一个人记不下操作规程,就好几个人一起记忆。要么一起记完整个过程,事后一起总结,查缺补漏;要么把动作分解,一人记一部分,再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操作流程。

落实到生产也是如此,水平高的可以模仿全过程,水平不足的,就把那些分解的动作落实到更多的工人身上,哪怕三个人干一个人的活,哪怕成本高,却逐步拼起了工业化体系的拼图。

当初华夏人就是靠这样,补平了技工和熟练工人上的劣势,克服了种种困难,啃下了156个援华项目。

现在赵易三人也采取了这个法子,来补平同样的劣势,子弹生产线一台机器所做的动作,可以分解成几个动作让好几个人来完成,一个熟练技工的工作也是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几个新手机械的重复,尽快熟练起来。

这个方法以及逐步提升的机械人员发展水平,使得子弹生产在10月中旬很快突破到了50万发的日产量。若不是铜产量受到了制约,产量还能激增。无奈几处铜矿在扩产后日平均产量也不过六七吨。

这个产量已经是先锋军拼尽了全力,就连上一场大战中的一万多俘虏也大半抽去挖矿了,其中五千人补充给了铜矿。此外,还另有新的2万劳动改造人员暂时转职成了铜矿矿工。

在大战之时,日本人也不忘给先锋军地盘上的土著许诺,让他们给先锋军搞破坏。尤其先锋军新占土地上的泰国人,不断掀起各种动荡。人数之多,数量之广,让负责维持治安的警察部队都安抚不下去,建设兵团不得不出手镇抚。

直到前线打完仗,部分先锋军作战部队带着满身的血腥回到根据地,三天就荡平了所有的叛乱,劳改份子就一下子多出了18万。

大半被送去了修路。趁着雨季过去的晴朗日子,先锋军地盘上发动起了四十多万人来修路。劳改份子不过只有10万多点,剩下的都去挖矿去了。

煤矿、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甚至金银矿,以及岩盐、石灰石等非金属矿,都是先锋军急需的。

装备了部分蒸汽机和


状态提示:第174章 这个办法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