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42风起南洋>第186章 我们人不少

“在这个时代跟那些老牌工业强国比拼武器的成本,根本没什么优势。》八》八》读》书,.∞.o◎”李衡虽然很希望这把烙上了自己部分心血的44式手枪能有一个好的销售记录,但曾经不看好这样的推销活动。

无论是从美国进口的零配件还是自产的零配件,成本都让这把枪的售价不会很便宜。

国内中央军买不起,英国人有自己的韦伯利和白朗宁,美国人有自己的点45,其他欧洲强国也都有自己的国产手枪,那些小国和殖民地更信赖欧洲品牌,军火牵扯到的利益更是让先锋军没法插足。

“国家级的购买是不可能,但不要小瞧了民间的消费能力。恰逢乱世,手枪这样的保命武器需求很大。也不要怕我们的枪成本高,保命的武器首重性能,难道你还不相信我们的44式?”赵易一点都不担心,“现在我们的44式产量还不高,也不急着向外推销。只要慢慢打出牌子去就好了。就算现在销售数量不佳,能挂上个二战名枪的牌子,二战后也能继续大卖。手枪这种武器,寿命可是一向很长。按照cz75的品质,热销半个世纪都没问题。”

实际上,销售情况比李衡想象的还要好。

好枪,还是有人识货。

仅仅两个月后,国内军方就陆陆续续送来了三千支的订单。

国内受制于运输条件,以前可以购买到的手枪,也断了货,国产的那些手枪质量和产量都堪忧。此时有了先锋军这条货源,价格比美国货还便宜,而且不需要支付美元和黄金,以货易货的方式就能拿到,国内只要确定了这是一把好枪,购买量就慢慢提上来了。

国内订单也有,但赵易三人都不打算在国内滥推枪械,加上一开始需要精加工,产量确实有限,一般只是一些走私枪械流出。

南洋地区民间订单也不少,一些是先锋军自己主动走私出去的,以支持各地抗日武装为主。不属于先锋军的武装,尤其不是华人的武装,价格也不需要优惠。

随着44式手枪名声的传出,甚至连印度人也来订购,毕竟便宜一点,性能也不错。

先锋军也不藏着掖着,或者用猴版,手枪不是什么机密的进攻性武器,只要先锋军一采用,别人都会知道,只是生产合适不合适的问题。现在先锋军站在盟军这边,各种专利得到了很大的保护,那些西方强国们也都有自己枪械体系,不会轻易改变,而那些小国和弱国,却没有生产的能力。

cz75手枪的高性能也是建立在后世精密加工的基础上,先锋军迟迟没有建生产线,就是因为制造比较困难。等到军工有了些基础,一些精密设备到位,才生产出了性能差不多的仿造品。

就连国内要仿造恐怕都只限于手工作坊,无论从产量来说,还是成本来说,都是很不划算的。

美国人暂时瞧不上先锋军的44式手枪,就算觉得好夸几句,也不可能代替柯尔特m1911,用9毫米子弹无疑是给自己的后勤找麻烦。

但他们却对先锋军的多功能工兵铲很感兴趣,下了一千把的订单试一试。

他们只是感兴趣,若是真要用,会买个专利许可,自己生产,或者干脆自己研发。

赵易也没指望美国人买,只是打算借着美国人的风,推荐给那些盟军小弟们,借此搭关系,建起以后的军火销售渠道。

……

自从税警总队被老蒋慢慢渗透把控后,孙立人也不指望购买装备这些武器,他对44式手枪不感兴趣,倒是对先锋军援军的情况感兴趣。

据说,刚结束不久的常德会战时,先锋军也派出一支援军。还不到五百人,却擅长狙击和巷战,打得日本人闻风丧胆。

他们打仗也很灵活,最后还能在日军包围中撤出三百多人。

这三千和那五百人是一样的精锐吗?

他旁敲侧击问杨比利道:“杨将军,听说你们一个团人数超过五千人,这一次怎么只来了三千人?”

杨比利是他当洗碗工的老爹给取的很洋气的名字,却是很纯粹的华人,受了老师的影响很喜欢华夏文化,自己给自己取了名叫做杨卫,但从小到大,甚至来到先锋军中,人人都喊他杨比利。

从参谋部中脱颖而出后,他按照先锋军的规程不断在参谋部和部队一把手长官中轮换,来时已经当上了团长。孔敬战役中,他的团就屡立战功,还参加了围剿第22师团的战斗,他的军衔也在战后被提升为了大校。这一次支援,为了在盟军中不至于因为军衔的问题被动,先锋军的大校军衔在向别人介绍时,被统一称呼为了准将。

“我们的人不少,不止三千人。”杨比利笑应道。

“哦?”

“我们在印度还有不少培训人员,这一次也要加入我们的支队。”杨比利并没有打算隐瞒。来的时候,指挥部就统一好了口径,那些早就来参与训练的先锋军士兵也是援军的一部分。

“那些培训人员?”孙立人一下子想到了之前接触到的先锋军士兵。

从驻印军成立起,先锋军就经常派人员来印度交流,有时在雷多和兰姆伽,有时直接在加尔各答。他们交流训练主要集中在炮兵和装甲坦克驾驶上。

据他所知,先锋军在加尔各答附近至少有一个装甲营在训练。

“国内受援也不过只组建了一个装甲营,他们竟然也能组建一个营?”一开始听说时他还有些不相信。

“他们车少人多,不足为奇。援助虽少,但他


状态提示:第186章 我们人不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