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雄鹰银行为核心的巨变,在纽黑文的富人中间,宛若一场风暴,对于纽黑文的普通人来说,却只是一家银行从一个名字改为了另一个名字。
这不能说是普通人不敏感,只能说他们与富人们,虽然生活在一片土地,呼吸着一片空气,但却是两个世界的人。
昔日的雄鹰银行总部,变为了美国银行总部。
大量现金的投入,已经几乎让美国银行摆脱了失信的危机。
对于稀缺资源疯狂的普通人,在稀缺资源看似不稀缺的时候就已经停手了。
而在他们停手之后,染料协会的攻击才缓缓而至。
只可惜,虽然他们的攻势不弱。
但是,却无法裹挟普通的储户,开始新一轮的挤兑。
虽然这些普通的储户,有许多时候脑子确实算不上好用,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傻。
刚刚才挤兑过美国银行的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挤兑行为就是一件蠢事。
现在,有人想要诱导他们再来一次,他们当然不干了。
不过,哪怕普通的用户,觉得已经没问题了。道格却依旧颇为紧张。
因为,经过了连续一周的挤兑,他手中的金属货币也已经消耗殆尽了。
如果染料协会,真的肯下大本钱,溢价收购散落在民间的雄鹰银行券,再来现在的美国银行兑换,只要等待普通用户再一次慌张起来开始挤兑,他们就赢了。
幸运的是,见一次攻击没有成效,染料协会的攻击很快就停止了。
虽然道格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就此停止,还是在酝酿下一次更大的攻击。
但是他却终于能放下心开始整顿美国银行的业务了。
美国银行也就是雄鹰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很繁杂,它不光仅仅是个储蓄银行,还会放贷、发行银行券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家银行就可以覆盖所有业务,但是坏处也很明显。一旦银行出问题,所有业务都会出问题。
像是道格的这一次攻击,就是利用储蓄业务面向用户的从众心理,从而将其它业务全部拉下水,最终将整家公司都纳入囊中。
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那些“次要业务”,也就是“优质核心业务”剥离开。
首先,将银行券的发行,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一家名为“美国中央银行”的银行。
这家银行尽管实际上与美国银行共享同一张牌照,但是却独立起来,只做银行券的发行工作。
除此之外,贷款业务也分割为“消费贷款”与“投资贷款”两种。
投资贷款部分,成立全新的“克莱登投资银行”,独立“美国银行”运营,但是资金来源却来源于“美国银行”,相关的银行牌照也在想办法,不过暂时依旧与美国银行共享一张牌照。
“消费贷款”部分,暂时还归美国银行贷款部,这是因为一次弄太多银行牌照,不光比较困难,也会吸引太多目光,对于暂时只想闷声发大财的道格来说,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如此一来,道格手中的银行,就由一家分割为了三家。
每一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能,“美国中央银行”负责银行券的制造和发行工作,会以金属货币为基准,发行相应的银行券。
“克莱登投资银行”负责科研与创业贷款的发行工作。将为那些有潜力的创业者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主要以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操作。
以投资换取干股,如果公司成功投资银行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失败创业者也不用背负巨额的债务。
至于最后的“美国银行”,则是面向大众的储蓄银行。为大众提供储蓄与提款业务,同时还提供金属货币换银行券业务。
至于银行券换金属货币的业务,就只能到“美国中央银行”办理了。
这三家银行,就是未来道格产业的核心。
包括但不限于克莱登印染厂、美国报业集团、汤姆与道格化学公司,都会整合到这以银行业为核心的体系当中。
不过,美国银行的改变与另外两家银行的成立,都没有经过大肆宣扬的报道。仅仅只有纽黑文一些消息灵通的富人,以及道格的手下以及合伙人们才知道。就连染料协会指导这些,都已经是许多天之后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杜邦集团终于pò jiě了汤姆与道格化学公司旗下合成染料的合成技术。
不过,他们对于合成染料兴趣虽有,但却不是很大,他们最在意的还是汤姆与道格公司掌握的bào zhà wù。
许多人以为,杜邦蓬勃发展,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加先进的技术,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杜邦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它们在美国这个它们的主要市场没有竞争对手。
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都已经被他们解决掉了。
解决的方法有精致的也有粗暴的,通过商业竞争将对手的产品扼杀,这是精致的。粗暴的则干脆对竞争对手进行**消灭。
不过,如此一来,虽然简单直接,但是却让杜邦的名声越来越恶臭不堪了。
当道格听说杜邦开始调查汤姆与道格化学公司的时候,没有一点害怕。公司的另一半,负责技术的灵魂——汤姆,显然不是一个知道害怕的人。
除此之外,经过了历练,以拉姆为首的一群战士,显然也不会害怕。
道格为他们提供了食物与金钱,让他们脱离了饥饿和困苦,甚至还未他们复了仇,惩戒了那些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