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南唐新梦>第六十一章 培植亲信

长沙城内,

这近两万的南唐大军的进驻,一下子城内就肃穆了不少。

街道上原先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行人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甲胄齐备,金戈铁马巡守的南唐健锐。

街面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在巡守的南唐军士。

李从嘉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大将军府的书房里面,仔仔细细地研究起朗州的地图来。

虽然昨日李景遂和李弘冀勉勉强强同意了自己带兵征讨朗州,但是现在一个劲的往自己手里面塞人。这一方面的的确确是两人在担心自己的安危,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想要在这接下来的朗州攻伐中为自身谋取一份利益。

但是深究起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皇叔和皇兄的麾下,自己初来乍到的,用起来还是不那么顺手。要想真正的令行禁止的话,没有一支自己的势力还是不行的。

但是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哪里来的势力可以培植,摇了摇烦闷的脑袋,李从嘉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自己的本职——“督粮官”。

对啊,自己可是李璟钦命的此番南唐征战的督粮官,手底下自然有一批直属的队伍在才对,这可不就是自己的那个可以培植的势力嘛。

想到了这儿,李从嘉立刻站起身来冲着喊道:“沈护卫,咱们那押粮队伍在哪!?”

一听到屋内郑王的喊叫,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沈清河赶忙推了门进来,还好郑王殿下无事,这才听清楚郑王的问话,没想到会突然问起这个,愣愣神这才指着城外方向道:“回殿下,押粮队伍都在城外扎营。”

————————————————————————————————————————————————————————————————————————————

粮草乃是重中之重,怎么会让粮草部队放在城外!?这一点是李从嘉难以理解的。

赶紧让沈清河在前面领路,到了城外的南唐军营,李从嘉这才明白沈清河之前那副表情的含义,感情这押粮部队连个三流队伍都算不上,这门口两个十来岁的少年拄着根比自己还高的长枪在那里站岗就很说明了问题。

“站住!什么人胆敢擅闯我南唐大营!”没想到这两个少年倒还尽忠职守,长枪一挺就拦住了李从嘉一行。

等到沈清河亮出腰牌表明身份之后,其中一人一溜烟的跑进去通传。不一会儿,一个年近半百的都尉模样的人在那个少年的带领下着急忙慌的跑了出来。

那都尉望了一眼这里,一下子确定了李从嘉的身份,赶紧跪下行礼:“小的押粮都尉孙祖,叩见郑王殿下。”

上有半百之人,下有未成年的孩童,这就是押粮队的现状……

李从嘉看了四周,只想吐槽,这眼前的画风,和在长沙城里面看到的南唐精锐根本就完全不一样嘛……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害。

沈清河明白李从嘉的意思,在一旁小声道:“殿下,这里……”

如此这般的听到了沈清河的解释,李从嘉这才恍然大悟。

这支押粮部队并没有列入李弘冀麾下两万大军的序列。所以从一开始就可以说是不存在的队伍,难怪这里老弱病残皆有。虽然之前就对押粮部队心里做了准备,但是没想到的现实居然会这个样子。真的是太过于残酷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从嘉望着眼前这个头发都已经白了的都尉道:“孙都尉,你现在麾下有多少人马?”

老孙头哆嗦了一下,躬着身子回道:“回殿下,小人手下一共有一千零四十八人。”

领队的都成了这样,剩下的人,李从嘉很难指望能够上阵杀敌,摇了摇头,死马当活马医了:“孙都尉,你可知道本王今番前来所谓何事?”

老孙头想了半天也没有相出个理所当然,只好老老实实地认了:“小的不知……”

“那你可知道本王的身有何职?”

这个问题似乎一点儿也不难,老孙头想也没有想便答道:“郑王殿下……”

李从嘉只感到一阵的无力感,摆了摆手示意老孙头离自己远点,这才吩咐下去:“孙都尉,将年十五以上,四十以下,能够征战之人都集结起来,本王有重任要托付。”

一听有重任孙都尉那原先有些老花的眼睛都亮了,但是又想到是要十五以上,四十以下的,一下子慌乱起来:“殿下,小的去年就五十了。”

李从嘉摇了摇头,真的不想说些什么,但是要想指挥这些人还离不开这个孙都尉呐。

忙伸手扶起宽慰起来:“孙都尉,老当益壮,自当别论。”

听闻自己可以另当别论,老孙头不住地叩首感谢:“谢殿下,谢殿下!”

约有半柱香的功夫,这些押粮的人员才都集结起来。

孙都尉跑了过来,献宝似得:“殿下,小的已经按您的吩咐集结完毕了。这里总共是五百六十八人。还请殿下示下。”

不过就是半数而已,不过李从嘉对这个数字只能算是勉勉强强的接受了。之前守卫的那副模样,能有这些也算是不错了。

李从嘉负着手走到了这些人跟前,眼前这景象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

这里士卒手中的兵刃也都五花八门,押粮军个头参差不齐,还大多都是十来岁的孩童。

这……真的能够指望他们上阵杀敌吗!?李从嘉的心里一阵迷茫,自己的决定真的正确吗?

见到李从嘉脸色阴晴不定,孙都尉赶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培植亲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