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我们的1649>第六百三十八章 汉唐集团的反应

汉唐集团没有太理会洪承畴通过海关客服部和热兰遮客服部连续发来的请求。

他的请求,真是能把人的鼻子气歪了,你要求见汉唐集团的大头领?妈蛋的,当我们是社团嘛?!

但是谁会有闲心去和一个六十岁的古人跳脚对骂?闲的。

作为投降清朝、为清朝充当马前卒的前明大学士,洪承畴在南方关系盘根错节,声望犹存,他应该是招抚东南的理想人选。

但是这是一个二货横行的时代啊,江南人士根本不承认洪承畴的存在。

他们更希望“洪承畴”已经死了,是一个停留在史册上的光辉名字。

二货们习惯于用“忠与奸”、“好与坏”的两极化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

在这种二货标准下,历史人物要么是忠臣要么就是奸贼,要么是忠君要么就是卖国。

汉唐集团的人当然不是二货了,他们只是都真心问过自己的本心,要是自己也处于他的处境,会不会自杀以谢君恩?

最后没有人会选择这样做,但是汉唐集团的人还是佩服那些能自杀来谢君恩的。

这是两回事情。

汉唐集团安保部准许安保队员在反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投降,要相信安保队一定会救你出来!

但是,这不是鼓励安保队员去投降……二货们可能看不懂这里的区别。

洪随畴随着鞑虏大军入关抵京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

他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所谓民族的合流打下基础。

洪承畴也建议鞑虏强盗集团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信纳,加以推行,完善了强盗集团的国家机器。

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洪承畴建议鞑虏强盗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两者之间的差异。

洪承畴的一切行为都在汉唐集团的笔记本里,但是汉唐集团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他们永远不会派出使者去联系鞑虏,因为不承认他们的合法性。

但是,鞑虏派出来使者见他们了,这个可怎么办?

杀了,抓了,拒而不见,这都是违反常识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私人化吧。

再说他们也没有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就算他们因私访台了。

汉唐集团还有些好奇,这几个老家伙还挺通路子的,还知道先上海关登记,然后乖乖地去热兰遮宾馆住着,知道还要等三天。

看来,他们事先做过一定的了解了。

没有人能学不会遵守规定,只要惩罚的力量足够了。

伍大鹏董事长此时正在为浙江沿海和澎湖列岛八月份遭受的台风灾害闹心。

这是个什么世道,夏天都过去了,反倒是来了台风!

人类早晚能控制地球上的天气,老天爷你给我等着!

但是现在不成……再给汉唐集团三百年时间看看!

虽然他们有天气雷达,也提前发布了警告,但是还是受了巨大的损失。

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渔民、沿海居民所受到的损失,以目测来看,灾区内大概十之一二的家庭完全破产了。

死亡数百人。

澎湖列岛上的居民损失要少一些,他们的住居百分之百是水泥砖瓦式,没有发生坍塌式灾害。

这里的伤亡人员一般都是发生在户外。

在那面的世界里,就算事先发布了台风预报,也最多能挽回三成的损失。

现在,人类只能在大自然力量的面前低头,虽然他们总是高喊着高昂的口号。

损失最大,最难统计的是浙江沿海。

那里许多的居民完全是自己承担损失,他们想都没有想到过汉唐集团能给他们什么帮助……半年了,一点点的税物都没有交过,老天爷给我等带来的损失,这是我等个人的命运了,走吧,打工去!

许多家庭都默不做声的消失在打工的潮流中,他们个人承担命运的损失!

能把这样的人群逼得造反,饿死,那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汉唐集团接受了鲍威参谋的建议,把主动救灾和被动救灾结合起来。

主动救灾人人都能听明白,被动救灾是鲍威参谋在杭州自己搞的特色。

凡是到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个救助站,那里干点小活儿就换饭吃,而且是先吃饭。

那个救助站就是原先用监狱改成的地方。

凡是到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还有个劳务市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干活儿可以挣到银子和马票。

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老百姓都要知道。千万不要高估了这时候老百姓的智力,这个可要反复讲,反复说。

二是交通问题。甚至这个是更重要一点。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在这个信息的传播以年月来计算的时空,很多办法都是无效的。

比如闽浙两地到台湾的海上交通,若不是汉唐集团大力发展帆船事业,一开始时,宁可赔钱也要建立起固定的航班,那么两岸不会交流这样频繁的,没有了人和物资反复交流运输,一切发展都免谈了。

汉唐集团的人商量了一下,感觉杭州地区可以独立实现这样的两种救援方式,那么其它地区就要困难一些,因为杭州地区以及太湖流域那里本身就不是缺粮的地方。

关键问题啊,就是在于让一切受难的老百姓知道往哪里跑,而且有能力跑,最终还要有一


状态提示:第六百三十八章 汉唐集团的反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