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平淡为官>541.山雨欲来风满楼

徐安的脸色很是严峻,他心中虽然有了答案,可是这个答案,与他自己的初衷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此刻,如果再不想出办法来制衡朝廷,此战就必然会败,而若此战一败,天下权柄将尽归于父亲,到时候朝堂新制度的建设,也必然会拿捏在父亲的手中,依照父亲的行政理念,自己心中那个上行下效,从上而下,简单而又有效的政府就不可能搭建完成,想到这里,徐安的脸色一横,他站起来跪在赵昕的面前,说道:“臣请陛下,重用中官!”

“当啷。“赵昕吓得手腕一抖,把旁边的洗笔台给打翻了,里面带着墨色的污水流了出来,沾满整个书桌,也污染了赵昕的衣袖,但赵昕却丝毫不觉,他只是死死的盯着徐安,脸色都有些发白了,中官,便是太监,徐安这番话,便是要让自己重用太监,从而遏制朝廷的发展。

这种事以前不是没有过,比如说汉代的中常侍,这些太监不仅仅拥有极大的权利,而且还可以封侯,甚至还能废立皇帝,掌握军权,与外戚和士族相抗衡,制约士族势力的发展,而在宋朝之后,有明一代,宦官的势力也十分强大,魏忠贤,刘瑾,汪直全部都是赫赫有名的太监,而也正是在这些朝代,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集权都不够有力,官员的势力太过强大,这个时候,皇帝就会把宦官这样神器拿出来,用以制约士族的发展。

而在这里要说一下,历史书上,往往将明清形容为是皇权制度的巅峰,认为这两个朝代,是封建集权制度的高峰,天下大权几乎全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其标志便是从明朝开始以后,天底下就没有宰相这个职务了,甚至朱元璋还在临死前说,天下谁敢妄言宰相者,必死的遗言,因此被认为皇权制度的高峰。

但世事往往并不简简单单是教科书上那么简单而已,在朱元璋、朱棣时代,皇帝还能够掌握大权,令行禁止,但等到之后的皇帝时,因为精力所限,已然不是可以掌控朝局的程度了,要知道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为了保持国家的平稳运转,他几乎每天都只能睡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全国大小事务,全部都要向他来报备,也只有朱元璋才能够撑住,等到朱棣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便开始建立大学士制度,让翰林学士们来充当机要秘书,给自己提一提意见,从而让自己轻松一点。

等到朱棣的孙子明宣宗继位(朱棣的儿子明仁宗只在位一年的时间便离世,时间并不长),便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皇帝定鼎天下之后是要享受的,而不是整天案牍劳形,天天看奏折的,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学士开始秉正,从机要秘书开始成为拥有否定全的内阁,内阁制度开始有了雏形。

而之后的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直到明武宗,也就是传说中喜欢打仗,偏爱妇女的正德皇帝时,已然是对于朝政之事开始懈怠起来,此时的内阁开始慢慢掌握实权,拥有了足以与军权相抗衡的能力,皇帝想要罢免一位官员,必须要由内阁同意才行,而官员的任免权,也由内阁所掌握,内阁选定几人然后交给皇帝来批驳,最后确定人选,这就是正德时候的事情了,而等到正德皇帝离世以后,嘉靖皇帝在位,这位皇帝权谋之术堪称冠绝大明,但他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便也给内阁很大的发展机会,从这时开始,内阁制度开始正式在明朝建立起来。

皇帝通过内阁相六部九卿发布命令,而六部九卿也通过内阁向皇帝递交奏疏,内阁成为了朝廷和皇帝的中间人,而在这个时候,内阁的阁臣们通常会兼任六部尚书,原本的大学士头衔,不过正五品而已,但有了尚书头衔之后,就是正二品,是真正的宰辅之臣了,而此时内阁制度基本已经形成,到后来的万历皇帝,更是三十多年不上朝,啥都不干,更是给内阁制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内阁负责草拟方案,决定用人,此时的皇帝已然是没有什么权利了,若是继续下去,就跟赵昕一样,皇帝会被直接架空的。

而明朝的皇帝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用家仆来与朝臣进行对抗,从而达到双方相斗,皇帝坐收渔翁之利的结果,汉朝也同样是如此,相比起明朝的皇帝,汉朝的皇帝无疑更惨,整个国家基本被外戚、士族和宦官所掌控,真正皇帝手里的权利真是少得可怜,而任何一方得势,皇帝都会陷入危险之中,所以到汉朝后期,往往许多皇帝都是幼年登基然后莫名其妙就死了,而宦官们甚至封侯,这种事情在明朝还是不可能发现的,其主要原因就是明朝的士族力量终究还是无法与汉朝相比的。

要知道在汉朝,许多士族是拥有军队的,整个国家的集权制度尚且还不明朗,科举制度也没有应运而生,整个社会处于刚刚从封邦建国的封建时代转化到帝国时代,在这个时间里,士族往往是这个地区的诸侯,在战争失败以后成为士族,在当地几乎拥有领主一般的权利,自己铸造钱币这在汉代是合法的,只要你能开采到铜矿就可以自己来制造货币,这就是汉朝,所以为了阻挡士族对皇帝的伤害,重用外戚和宦官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而明朝不同,他已然是封建集权统治的高峰了,士族虽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已然不能够与汉朝时候相比,所以明朝的宦官,论权利远远没有汉朝和唐朝的太监来的大,这其实跟社会的发展情况有着很深刻的关系。

毕竟越到后


状态提示:541.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