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大清隐龙>939 头疼的流民

冰箱不是什么稀罕物,在四九城里这东西又叫冰桶,皇家用的都是各种金镶玉珐琅质,甚至景泰蓝外壳,而一般大臣家就用普通硬木打造也不影响使用。

每年冬天,北京的各大海子都有采冰人忙碌一冬,其中尤其以皇家最多,他们把北海、中南海、筒子河、护城河甚至昆明湖上的冰块取下来,然后运到京城各地的冰窖内储存好,等到夏天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这可是明清两代冬季连绵不绝的重要事务,在现如今前门大街东侧还有一个胡同叫做冰窖厂胡同,就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冰窖而得名。

在现代冰箱没有诞生的年代里,夏季能用上冰绝对是身份的象征了,北方采集冬季的冰利用冰窖储存,而南方用冰多采用硝石制造,比如说琉球肖乐天所用的冰块,完全是靠硝石溶解在水里吸收热量的原理而制成,那成本可就更高了。

范儒能随身带着冰桶出门,侧面也可见他的豪奢,跟着肖乐天这个便宜姑爷,这老头子真是搭上顺风车了。

几碗冰镇酸梅汤下肚,老排长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他让手下人带着范府管家去办手续,自己和范儒坐在大柳树荫里,接着刚才的话茬谈。

老排长伸手指着那些正被往西水门外驱逐的百姓说道“这些人,可就是特区的第二个麻烦了,他们就是流民……”

古代农耕社会,人们靠天吃饭,人们的活路完全集中在几亩薄田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一旦有了天灾人祸就会出现大量的难民,也就是官府嘴里的流民。

其实流民并不一定非等那些全国性的大灾荒发生后才出现,其实平常风调雨顺的年景里流民也不少。

贪官污吏土地兼并,家中不肖子孙吃喝嫖赌,甚至因为大病而变得赤贫……这些事情都会造成一大批失去土地的赤贫百姓。

无业游民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固定的家业彻底没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当佃户活着的,所以狠狠心就去当游民吧。

该投靠亲戚朋友的去找亲朋,想闯关东的也可以冒险试一试,甚至南方还有出海当猪猡的,上山当土匪的,反正一句话人总得活着。

现在直隶这块哪儿的生活好啊?瞎子都看的出来当然是塘沽特区了,这一县之地已经成了百姓眼里的黄金国,说实话在这里要饭一天都能要到半串铜钱,这不是天堂是什么?

开始是零星的流民向塘沽聚集,一天也就二三十户人家,他们躲在柳墙外苦苦等候名额有限的那些招工指标,因为只有内部有商家点名要了谁,给出了用工指标他们才能进柳墙。

但是特区的官员们突然发现,这群流民跟周围柳墙外的百姓完全不是一回事,柳墙外的百姓毕竟是本乡本土,你驱逐出去他们也有一个家可以住,还有几亩田可以活命。

而这些人说白了就是失去家园的难民,你不让他们进来他们就得露宿野地,冬天北方那是多冷啊,真冻死一批丞相还得让人骂惨了。

所以特事特办,流民一旦登记之后,特许进入柳墙内居住。只要进了琉球军队就会给你送点基本的口粮,也会允许你搭一个草棚子,至少有个落脚之处。

“范老爷啊!这是不是仁政?这是咱们大大的仁政啊!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可就越来越不着调了……”老排长长叹一声,从冰盒里捻起一块冰丢在嘴里咔嘣咔嘣的嚼。

开始的时候,特区一天也就接纳十几户的流民,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流民可就越来越多了,一天三十多户,五十多户,到现在一天居然能有上百户的流民往这里聚集。

其实肖乐天他们也明白,这就是满清的那些官员们耍小心眼呢,流民自古就是地方不安定的因素,搞好了也不是什么政绩,能都推到特区去,他们治下不就安定多了吗?

所以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塘沽特区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些流民后来居然带来了如此大的麻烦,弄的整个特区头疼不已。

首先一点,这些赤贫的农户完全不懂什么叫做守规矩,他们不同于塘沽周边的百姓,已经和特区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磨合。塘沽周围的百姓知道在特区里你不能随地大小便,不能丢垃圾,甚至不能吐痰,走路要顺着人流靠右边走。

而且这里的百姓知道特区福利好但是军事管理也很严格,绝对禁止小偷小摸和乞丐行为。你渴了街头有喷泉给你提供干净的水,你饿的不行了可以找任何一名当兵的申请救济,自然会有人带你去吃饭,去救助你。

但是绝对不许不劳而获,哪怕你就是残疾,特区也能特事特办给你找到工作,没有腿了你糊纸盒子总行吧?没有手了,你值夜看大门不行吗?

“范爷啊!您瞅瞅就这么简单的一点事情,这些人就做不到……那个你,过来过来!”老排长晃了晃手中的公文,把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叫了过来。

“范爷,这家伙叫田麻子,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他说是自己的孩子,我看也不像就像拍花子拍来的,可是咱也没证据啊!小孩也认他,所以就没立案……站好了!”

范儒赶紧用手绢捂住鼻子,这老乞丐浑身这个臭啊!老乞丐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跪在地上“达官爷啊……您行行好赏点钱吧……”

范儒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掏钱,结果老排长拦住了他,转身就是一脚把老乞丐踹道在地“你个王八蛋,还丫的想骗人?”一脚


状态提示:939 头疼的流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