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爷不管翻哪本书,三太太说的没有错,他肯答应妻子,是因书上这话也错不到哪里去。
他们夫妻私下里商议,当晚宫中,十三对萧护道:“让太子纳妾。”这是自己儿子,萧护道:“如果儿子要,我答应。”十三就知道是这样,道:“儿子愿意,我当然不拦。”
这事情很快就捅到映姐儿面前,有几个人去找罗氏:“太子妃主动提出来,更增她的贤德名声。”
罗氏自己丈夫就有过妾,罗氏不认为有妾有什么,反而和那群夫人们谈得火势,夫人们很恭敬她,一个一个许给罗氏:“要是定我女儿,一定不和太子妃有二心。”
罗氏还没有到映姐儿这里,已经有人说给映姐儿听。然后罗氏又来,映姐儿屏退人,生气道:“我就知道我有了,指不定要出什么事。没想到母亲你也来说!”她哭了:“我才新婚,殿下又常年不在京中,我给他纳妾难道侍候到关城去?”
背上一寒,映姐儿猜出来:“不会吧?她们愿意去关城?”
“不是我和你作对,是你父亲那样好的人,也有妾,是以前侍候他的丫头。我嫁给你父亲,他常年不在家,回来一次,也往小妾房里去。后来兵乱,她们一个回家不跟,一个跟去江南,病没了,我还问你父亲再要不要?你父亲说不必了,说他羡慕大帅夫妻情深,这才没有。年青人,你不想法子在家里系住他,他会往外去的。”罗氏苦口婆心地劝。
映姐儿浑身颤抖:“我不能!除非殿下他一定要,否则我不会先提,我不当这贤德的人!”
罗氏拗不过她,再劝道:“文王那么小的人下什么唱曲儿的,”映姐儿哭道:“一定听错了,二皇弟只听曲子,是别人为他包下的才是。”
等母亲走后,映姐儿哭了又哭。十三这婆婆知道,心中明白,又不好劝。请教萧护:“这孩子才有了,头一胎,我正担心,张家三太太跑来说这种话,我让人打听,有几个女眷们很上心,家里全有姑娘。她们上心,论规矩,我不好拦,不过我的孙子可要紧。”
十三这婆婆也只能上心到这里。
萧护这当公公的,又不是映姐儿父亲,他不悦:“太子妃要是聪明的,不要和自己身子过不去。”
十三很想真实知道他的态度,笑眯眯:“要是不聪明呢?”
“她没了孩子,还有什么倚仗!”萧护有些严厉。
这句话让十三想了一天,第二天晚上摇头微笑:“他到底只是公公,不过说的也有道理。”只冷眼旁观映姐儿,看她怎么对待这事。
一个人总需要明白,自己的事情,别人是不能作主的。
……
眼看快中秋,映姐儿依然坚持自己要的东西。她看似四平八稳的养胎,心中却如滚油在煎。她此时完全理解父亲说的话,当年两个老姑奶奶在宫中过的日子,不容易。
她大可以放心,因为她的父亲说过,保你衣食无缺。但映姐儿调动每一寸精神应付这件事,比当年的十三应付的苦得多。
十三成亲后,除了自寻烦恼,别的没有风险。
看桂花喷香,映姐儿强打精神,装出来满心喜欢,让宫人把宫殿内摆上鲜花,又给母后送去。应该说,她住在皇后宫中,也有一些便利,比如会见外客有时间,而且不传她们不能来。
她们是借给皇后请安,才能进来可巧儿的给映姐儿问安。
映姐儿也不是完全钻牛角尖,她顺手也相中两个,以为后备。
她在等,等太子过年回来,看太子会怎样说。
除外,就是盼太子的信。往关城全是八百里加急快马,信早应该有去有回,却没有一个字回来。
映姐儿担心过自己,又要担心丈夫。难道去打仗,所以信收不到?
见月清星明,映姐儿睡不着,披上外衣倚栏看桂花,默默想心事。想到远在关城父亲的叮嘱,映姐儿不由流下泪水。
母亲的心,和父亲的不一样。要是父亲在这里,至少会有个主心骨吧。
身后有人轻声问:“你哭了?”是不敢相信的嗓音。
这是太子殿下的声音,映姐儿泣道:“要是你在我身边,该有多好。”怔住,回身看,月下一个人微笑满面,正是自己的丈夫萧谨。
映姐儿不是惊喜,而是吃惊,双手握住他,惊慌失措:“你回来了?父皇没说让你回来,你怎么能,私下里回来?”
她慌乱不堪,萧谨笑容加深:“映姐儿,你关心自己最重要。”把映姐儿搂在怀里问:“为什么你要哭?”
他低语呢喃:“想我?”
“嗯。”映姐儿委屈莫明,又不知道该怎么对丈夫说,扑在他怀里大哭失声:“我想你了。”接下来还是担心:“可还是担心你私下里回来……”
太子微笑:“没事,你放心。”扶映姐儿回房,蹲下来在她泄前,满面喜色:“是个男孩子吧?”
“也许是女儿,你不喜欢?”映姐儿当着别人很坚强,可对着丈夫还是诚惶诚恐。太子笑笑:“女儿我也喜欢,不过我们家女孩子少,祖父才会疼爱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