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方远最初的想法中,远行者s1手机他并没有打算能够火爆市场,他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大可能的,他一开始只想着先占个坑,不管怎么说,先让顾客们知道远方科技的名字,留下一个最初的印象,以后在做什么的时候才不会显得突兀,顾客也能更容易接受远方科技的产品。同时呢,这也是一种技术积累,当然了,如果只是研究科技,闭门造车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既然能够对外销售一部分,为什么不进行销售呢?
卖多卖少都无所谓,只要能往外卖,就算是有了一些收入,总好过一直往里面贴钱。
在周方远最初的计划中,s1手机也不用大卖,只要能保证后续研发所需要的资金就行,然而超出他的想象,手机刚刚上市,第一天就卖出去了3000多部。这其中有掏宝网提供的1200部的销售额,这是零售部分,剩下的1800部,是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的,本来周方远也没想着统计这个数字,反正不管到底卖出去多少,自己这边总是有个出货数字的。但他可以不在意,远方科技的其他人不能不在意啊。
三个跟着安迪团队待了大半年了,可以说是眼睁睁看着这部手机从无到有的,如果说安迪是s1的父亲,那三个就是s1的母亲……额,这么说是不是有些不合适?总之,因为长期关注,而且投入了大量心血,所以三哥对于这款手机的销量也非常重视,他甚至亲自给各个销售网点打电话,询问销量。这些销售网点,大部分都是街边的手机店。这种手机店什么手机都卖,名牌的杂牌的都有,遍布全国各地大小姐到,算得上是手机销售最重要的网点——虽然是非常散碎的那种。
有一部分手机进了各大商场,一部分进了各个电信营业厅,然后就是掏宝网上面的网店了。
总之,专卖店是没有的,以后会有,但绝对不是现在。目前手机销售情况不明朗,而且非智能手机领域,市场基本上已经被瓜分了,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爱立信等等手机,都是世界大厂,新公司想要出头基本上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打价格战,同样的水平,更加低廉的价格。可问题是,这些大公司目前在大陆都建有分厂,成本本身已经压的很低,就算是周方远继续压成本,也比对方便宜不了多少钱。加上双方的名气本就不对等,即便能比对方便宜一些,怕也不会有多少顾客会选择购买s1。
第二种选择就是做山寨机……这个一开始就被周方远直接pass掉了。他现在不缺山寨机的那点钱,而且远方科技是要做大做强的,这时候做山寨机,不是自砸招牌是什么?
可以说,在非智能手机领域,远方科技想要干倒那些名牌基本上是没可能的,最多是列强之中找夹缝,夹缝里面求生存。
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手机的销售额肯定上不去,既然销售额上不去的情况下,开专卖店只能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开专卖店什么的,短时间内周方远是不考虑的,他宁愿付出一定的收益给渠道商,借用其他渠道销售手机。虽然盈利必然会更加低,但只要能有回款就行。
他最初确实是这么想的。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手机第一天的销售还仅有3000部,等到了第二天,手机的销售数字一下子就跳到了10000部,当然不是单天销量,而是总销量。可即便如此,也意味着第二天的销量足有7000多部。而周方远目前投放的市场,线下部分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地,剩下的则是线上部分的销量。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前一周,销量还算稳定,从第二周开始,销量开始达到一天10000部,等到了一个月以后,销量最高的时候单天就有20000部手机,不过到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手机销量的数字开始重新下滑,而且下滑的速度还极快,基本上等到了第二个月的月末,单天的销售数字就只剩下一千多部了。
可即便如此,手机前两个月的销量加起来也超过了50万台,这个数字,可是让不少人都惊掉了眼睛。
光是掏宝网上面,就卖出去了20万台,工厂四班倒连轴转,都赶不上这样的销售进度,所以掏宝网上的手机都是预售的,最早的一批手机也要等二月中旬才能发出去。
周方远给手机的定价是固定的,因为目前远方科技的产品幸好还太少,所以他没有弄出太过于花里胡哨的各种型号。目前只有一个远行者s1这一个型号,周方远给出的定价是1350元,在手机普遍1000出头的这个年代,1350元甚至可以说是稍微有些贵的。不过既然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机,这个价钱也是合适的。一台手机定价1350元,刨除渠道费用和手机成本以外,一部手机大概能有700-800的盈利,换句话说,一部手机的售价是成本的2.5倍。
而s1手机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手机结构,所以并不需要支付这方面的专利费用。嗯,其他专利费用当然也要算进去,可即便如此,利润也是巨大的。所以仅仅是头两个月的销售,就为远方科技带来了将近三个亿的销售额。说实话,周方远之前真的没觉得手机这么赚钱,但是现在一看,好家伙,这和抢有什么区别?
有了这三个亿,后续的生产线和工厂就没问题了,研发成本同样也有了。当然了,手机销售暴涨也就这么一段时间,周方远后来也想明白了,为什么s1手机的销量这么火爆?说白了还是《两天一夜》带来的,因为《两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