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话说回来,追不上,不代表不能追。
作为后来者,周方远对于某一件事情非常清楚,那就是在他重生前的那两年,国家已经从世界工厂转型,开始大面积涉及高精尖的领域。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长达数十年的积累。
国外对于华夏的封锁,这一点基本上是个华夏人就知道,西方世界担心以华夏为首的东方世界追上甚至赶超他们的脚步,从方方面面封锁华夏的科技发展,尤其是军工、高科等等领域,那绝对是严防死守,基本上一点空子都不给留。华夏是真的没办法,这么诺大的一个国家,既然不愿意给人磕头,那就必须挺直了身子。既然国外封锁我们,那我们就全部自己发展,从方方面面入手,只要是国外不予以开放的领域,华夏全部自己研究。
周方远还记得自己在重生前曾经看过一段视频,视频是一个讨论视频,讨论三哥能在多少年后达到华夏的水准。
周方远想说,他根本不看好三哥。
为什么?
很简单。
华夏为什么能重新崛起?并且不输米国?最大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自身本领强,人民素质高,华夏人的聪明那是从古至今世人皆知的。另一面自然就是全面发展了,因为国外的封锁,我们不得不全部自己研发,曾经方方面面都没有起来的时候,看上去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世界工厂,除了做一些低水平的加工以外,没有其他的本事。但量变产生质变啊,当华夏开始重新崛起的时候,整个国家,方方面面都在变强。就如同一头已经沉睡许久的巨龙,正在缓缓苏醒一般。
三哥就不同了,他们虽然也贫弱,但他们却并未如同华夏一样自我发展,而是只想着依靠米国爸爸的帮助,国内连完整的工业体系都没有,民间甚至还存在着相当森严的等级制度,所以说,只要他们一点不改变这样的局面,他们就一天都别想像华夏一样重新崛起……哦,三哥那里不能用重新两个字,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崛起过。
总之,国家是这么个局面,那么缩小到永久凤凰呢,也应该是这样。
现在不如人?不要紧,毕竟时间在那摆着呢,人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拥有了自己的特殊技术,如果一下子就被超过,那之前的投入岂不是一场玩笑?周方远从来都不抱有这样的幻想,他更加希望看到的是,永久凤凰在尽可能活下去并且活得滋润的情况下,一点点的研究自己的技术。将那些自己不懂的技术全部吃透,国外厂商走过的路,自己也要走一边,同时借鉴对方的经验,少走弯路,最终达到弯道超车的目的,这是有可能的。
华夏这么大一个国家都做到了,永久凤凰这么小的一个厂子,没有理由做不到。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钱,没钱就别搞什么研究了。
这一点上,周方远虽然不可能像是投资智能手机那样,给予永久凤凰最大的帮助,但该有的帮助他还是能提供一些的。就好比说资金方面,现在周方远手头的资金是没有多少,但以后会逐渐多起来啊,尤其是几个大项目,只要成功,那必然是一夜暴富的水平。到时候给永久凤凰这边注入一些资金,说实话,也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儿。
说完了自行车,再说说已经很久没有出场的玻璃厂。
北桐玻璃厂的历史还算悠久,当年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厂子,后来为什么衰败了呢?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跟不上市场的脚步,这是那个年代很多国有工厂都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南隆玻璃厂在建立的时候,抽调了北桐玻璃厂大量的技术工人,其中不乏有很多高级别的大师傅,这对于北桐玻璃厂来说算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毕竟这些大师傅,很多人都在这个行业浸淫了一辈子的人,无论是技术还是眼界都比一般的新人要宽广很多。
搞研发,永远离不开这些高级技工,随着这些人被调走,北桐玻璃厂的技术力量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就衰败了下去。
后续研发完全跟不上,加上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因素,这个厂子在坚持了很多年之后,还是即将破产。只不过赶在破产前,周方远把这个厂子接手了过来。他接手的时候,厂子里基本上什么价值都没有了。仓库里的那些玻璃?全都卖了也不值几个钱。工人?也都只是普通工人,完全和那些大师傅不能比,而且就算是这些普通工人,身上也是毛病多多,说实话,光是重新建立玻璃厂,打发掉的闲人就占所有员工的三成作用。
这是一个怎样的比例?可以说北桐玻璃厂换了主人后,有那么一段时间,连正常开工恐怕都做不到。
好在周方远也不是让它立刻就恢复产能,而是对留下来的工人进行上岗前的再培训,毕竟都是最普通的工人,做些机械性的工作还没什么问题,稍微要点技术的,他们恐怕就做不了了。周方远还把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工人请了回来,作为工厂的培训顾问,将他们研究了一辈子的技术传给新人。当然不是全部,毕竟技术是有价值的,只能让现有的普通工人水平高一些,真正的高潮技术,还是要靠传帮带传下去的。
这一点上,周方远也像办法了,希望这些大师傅能带一批学徒,真正意义上的学徒,公司出钱,等于是花钱买技术了。
同时周方远还和北桐大学化学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