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是很普通的沙拉,圣女果,橄榄果,牛油果,加上一些苦菊和玉米粒,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阿尔诺自家的农场产出的,虽然照顾这些蔬菜会比较麻烦,但胜在无公害。而且麻烦不麻烦的,有时候还是要看个心情,心情对路了,麻烦的事情也能当做是一种陶冶情操。
主菜是牛排和鹅肝,牛排不用说了,鹅肝的话,周方远以前并没怎么吃过。
欧洲人将鹅肝与鱼子酱、松露并列为“世界三大珍馐”,但周方远一直对鹅肝挺排斥的。主要是他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些视频,视频里,养殖肉用的鹅肝,本尊的鹅都会被人类强行喂食大量的食物,却不让它们活动,一个个养成大胖子。所谓的法式鹅肝,其实就是鹅的脂肪肝,正常的鹅肝原本应该只有核桃大小,但却因为人类的国度培养,硬生生填塞成了人脸那么大,白白的,拿在手里好像果冻一样发颤。
真的是看着就觉得恶心,而且实在是有些残忍。当然了,人类有很多美食都比较残忍,各国都有类似的菜肴,所以残忍什么的搁一边,主要还是恶心。
除此之外呢,鹅肝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和铁、锌、铜、钾、磷、钠等矿物质,确实有补血养目之功效。
鹅肥肝含脂肪40到60,相当于装饰蛋糕的奶油。在这些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的65到68,而另外的三分之一是饱和脂肪酸。另外每100克鹅肥肝中含4.5克到7克的卵磷脂,是正常鹅肝的3倍。鹅肥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铜、三酰甘油、卵磷脂、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增加体内的酶活性,调解钙、磷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但同时鹅肝还属于高胆固醇食品,并且其富含于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胆固醇的含量,至于商家宣传的完全不会升高人体胆固醇含量,出于商业的目的更多。食品科学里说“不饱和脂肪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其实是因为饱和脂肪会升高胆固醇,而如果用不饱和脂肪取代食谱中的饱和脂肪,那么就会避免了饱和脂肪的“作恶”。鹅肝中也有三分之一是饱和脂肪,吃下去了一样增加胆固醇含量,而一起吃下去的那些不饱和脂肪对此无能为力。
这里说一个比较冷门的小知识,其实所谓的鹅肝,嗯,它还未必就真的是鹅的肝。
大凡在国内的西餐店,你吃到的鹅肝,不管是抹面包的还是配牛排的,绝大概率都是鸭肝。这也不是黑心的店老板在坑你,就算是去了东京,甚至去了巴黎,你吃到的基本上也还是鸭肝。因为“鹅肝”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的翻译。
现代汉语中所说的“鹅肝”,其实源于法语的“fs”,它可以翻译成“肥肝”,甚至“脂肪肝”,但并没有“鹅”这个词。
法国销量最大的拉鲁斯词典中,“fs”的词义解释为“所谓“肥肝”是指对养殖场中的鸭子和鹅育肥,并对其鲜肝进行专业烹调的方法。”
由此可见,所谓“鹅肝”真的不一定用的是鹅肝,所以说还是翻译成“肥肝”更为准确。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14年全球生产的肥肝中,鸭肝占到了总产量的95。对于普通人来说,吃到真·鹅肝的几率微乎其微。即便是在法国,因为真正的鹅肝产量小,价格贵,所以吃的主要还是鸭肝。
如今,肥肝已经成为了法餐的代表性美食,其实对于法国菜来说,肥肝也是一样舶来品。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现肥鹅肝美味的,并不是法国人,而是古埃及人。有历史学者认为,在公元前25世纪的古埃及,正值古埃及文明的一个活跃期,当时的古埃及人已经发现,鸭鹅可以通过过分喂饲,得出肥大的肝脏。在埃及北部地区,有一幅4500年前的古老壁画,画中描绘的就是古埃及人在给鹅填喂食物。
古埃及人发现肥肝的美味,得益于独有的地理环境。因为每年野鹅会飞到埃及一带越冬,为了补充南飞消耗掉的能量,并为来年开春往北飞储存好体能,野鹅会在埃及吃掉大量的食物,并将能量储存在肝脏内。而古埃及人在捕获野鹅的时候,也就发现了肥肝美味的奥秘。
公元前361年,斯巴达国王阿格西莱二世访问过埃及,根据史料记载,他在从埃及返回时下令,要把鹅肝的制作方法带回斯巴达。后来,随着古罗马称雄地中海沿岸,肥肝的美味也被古罗马人所掌握。而凯撒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个沉醉于鹅肝的人,根据记载,凯撒喜欢用鹅肝配无花果吃。
不过,伴随着西罗马的灭亡,肥肝这个美味也几近失传,只有犹太人保留下它的制作手艺。而鹅肝会成为法餐的代表美味与法国波旁王朝密不可分。1780年左右,法国孔塔德元帅的厨师创制了以鹅肥肝为主料菜品,这道菜后来被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备受追捧,以至于路易十六在遇到大革命时,仍然会大摆鹅肝宴。就这样鹅肝开始进入皇室和贵族食谱,流行开来。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期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皇子及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著名的英国咖啡馆用餐之后,沙皇曾抱怨说没能吃到经典的法国肥鹅肝,因为6月不是食用鹅肝的季节。
那么肥肝到底该怎么吃菜最好呢?
在法国,肥肝既是日常食物,也是典型的节庆食品,圣诞节的餐桌上,肥肝是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