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想法很朴实,首先,他们发现前甲板在实战中的最大作用就是供飞机起飞。一架飞机翼展宽度不过11米左右,双发飞机也不过16米。两边各空出3米的话,无论如何只要驾驶员不是醉驾。也不至于冲海里吧!所以前不甲板的宽度有27米足够了。甲板前100米除了临时整备飞机可能用到之外,无论是放飞还是系留大家都是用中后部甲板摆飞机。粗略算一下的话,如果航空母舰甲板面积不变的话。把前部甲板的100*7米放到后面的话,那中后部甲板最宽的地方就变成了38米左右。这多出来的4米宽度可以让航母多放一排fw190呢!把100*7换算成170*4.1的话,那么这样一改就可以多放出16架fw190战斗机!16架啊!一个中队了!这个在甲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拥有的发机能力提升可谓是颠覆性的战斗力提高啊!
而且好处还不仅仅是这样。毕竟34米是最大甲板宽度。不可能所有地方都这么宽,所以说如果考虑双发飞机的话,单排放4架是不可能的。(翼展8米多。)而加上这4米宽度后,38的最大宽度,保守来算36米的宽度也有不少。放下4架双发飞机就成为了可能。搭配方式更加灵活了!虽然历史上各种航母前端飞行甲板比较窄后面比较宽,比如说翔鹤号航母的船首甲板最窄处是18米,中部最宽29米。但是这是受到船型的影响。而像德国人这样,刻意加强船体中后部最大宽度。在航母设计上还是首次。
当然,如此大的改变放在已经完成的欧罗巴号上肯定不行。不过这点顿悟对于后来的航母建造计划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徐杰听说后惊呼,德国人差点完成了从九阴白骨爪向九阴真经内功心法的跃变啊!甚至于徐杰一想到这些事情就有些脊背发凉。甚至还因此做了几次噩梦!因为作为穿越者的他知道,这样的外形改一改就和后世的斜角甲板很类似了,从外形上看,2战后的航母也是前方甲板略窄,后甲板较宽的外形啊!除了德国人没想到的飞机复飞(就是飞机第一次降落失败后,直接从甲板上再滑跑起飞。)和斜向起飞之外,德国人对航母的理解已经十分接近后世了,而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在甲板布局上画几条斜着的白线,然后做一下训练就能找到思路了,这nm也太可怕了吧!
后来徐杰没事的时候还专门想过,德国人为何能在航母设计上走的这么远?德国那边不会也有穿越者吧?当然这个念头也是一闪而过。徐杰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美英法三国强悍的国力优势给德国人带来了太大的压力,穷则思变,总体吨位劣势的德国人自然会挖空心思来搞一些突破,而这些突破中自然会出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这个位面德国人十分重视海军,这种重视不是1战前威廉皇帝将海军当成玩具一般的重视,而是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点和日本相似,如果公平来说的话,历史上日本能相出用6艘航空母舰进攻珍珠港的计划在战术上确实能称得上神来之笔,6艘航母上的400多架飞机彻底把战列舰扫到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德国海军的情况和历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能想出这些办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斜角甲板最早可是英国人搞出来,而实际上从结构来说德国人走的比历史上英国人更快更远!要知道,历史上英国人在1952年开始搞斜甲板试验时只不过用白线在甲板上划了两条倾斜10度左右的复飞区域,根本没有在结构上发生改变,这更像是一种调度方面的优化,而不是航母建造技术水平的改进!甚至于这个测试本身也就只能让飞机复飞,而不能让飞机降落在斜角甲板区域!而真正加装斜角甲板的航空母舰是埃塞克斯级的安提坦号!(cv36)如此一来,德国人的理念居然比历史上先进了十多年啊!这能不可怕吗!
一想到这里,徐杰对德国航母舰队的战斗力评价直接从70分提高到85分!然后再回头看看美英航母战斗群的力量,除了华夏帮忙搞的暴怒级航空母舰算的上海上柱石的话,英国人随后搞出来的简化版暴怒——皇家方舟号就要差一些,而美国人的航母甲板放飞能力确实nb,但是防御力面对德国普遍500kg起跳的炸弹那是真的脆的和纸一样!再加上落后的舰载机,徐杰对协约国海军的情况更加不看好了。当然徐杰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德国新一代帝皇级战列舰已经开工,甚至于快一点的腓特烈大帝号已经快完成了舰体施工,准备下水舾装了。徐杰想要帮美英也有点来不及了。
结果等到雷德尔把相关报告送到斯佩伯爵手中后,结果把这位海军元帅也吓了一跳!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伯爵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让雷德尔负责战术安排和航空训练的事情居然最终让他鼓捣到造舰方面了!一群海军航母技术军官和一群搞航空的居然凭借自己的摸索整出来一个这样的建议!这太出乎意料了,不过再听取造船人员和其它技术人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