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二百一十二章 绞肉机
隔不远就有一个拐角。这些为敌我双方观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有的时候双方一转身就发现对方近在咫尺,然后在极近距离上用刺刀玩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对付那些藏在拐角处的肉弹。邵宇他们重新安排了战斗计划。

一个士兵匍匐前进,后面的人在一定距离外用手枪掩护。等到了拐角,那名敢死队员将一发手雷扔过拐角。随后这个战术被进一步完善。为了对付纷飞的弹片以及那些隐藏在某个角落的刺刀。邵宇他们还专门从路上捡起一大块厚木板挡在前面。虽然被肉弹贴身后依然会被炸死。但是至少低速弹片和刺刀是不怕了。最重要的是心理上有了安全感。

就这样,邵宇和其它几路支援过来的清军努力封堵这突破口。而战壕外,战斗依然紧张的进行着。能否攻破对方阵地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否打开突破口,二是援军是否可以抓住机会增援突破口的尖兵。虽然日军的肉弹敢死队为日军进攻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但是能不能真正突破,就看后面的日军是否足够迅速了!

日军的肉弹冲锋和后方的火炮支援确实可以压制住清军的火力。迫击炮和掷弹筒曲射弹道,生存能力强,但是火力持续性差。重机枪火力持续性好。可以间接射击也可以直瞄射击,但是移动不方便。容易被火炮敲掉。作为北洋火力的支柱。这两件法宝都受到了日军直瞄火炮的压制,无法提供持续的强大火力输出。

在日军的人海战术下,北洋防线在一bō_bō冲击下变的岌岌可危。就在日军以为只要一个冲锋就可以冲入战壕用刺刀和炸药干掉那些恼人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时。一件雪藏已久的武器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

在突破口侧面,几个小组的士兵把建议支架加好后,就把一个类似于马克辛机枪的武器加好,这东西如果让大岛旅团的俘虏看见的话,他们一定会认出来,就是这个叫做37呯呯炮的东西将大岛联队最后的炮兵和突围的希望一起炸的粉碎!

这东西可以分开携带,而且射速极快。仅仅几秒时间就可以把25发高爆弹打光,然后就可以顺利的转移阵地,而且使用的还是无烟火药,对方向报复都找不到目标。而且既可以打直瞄又可以打间接射击。可以说是防守战的利器,尤其是在这种居高临下的情况下。

对于这种武器,北洋专门将其编成一个个独立的炮组。而这回牡丹台战役是首次集中使用。为了保证阵地万无一失,聂士成在将精锐和重炮部队的布置上可谓是不惜血本,为了防止机枪和迫击炮不够用,还专门安排了12个呯呯炮炮组。用于加强火力。而此时,这些武器将给日军一个惊喜!!

位于战场靠后位置的岛村速雄少佐突然听见一阵短促而连续的刺耳声。他下意识的抬头看去,依稀看见战场上空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小黑点(呯呯炮的炮口初速只有367米每秒)。而且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里,这些黑点迅速增多,瞬间充斥了几乎整个战场。

随后这些黑点就像飞蝗一般扑向正在冲锋的日军。其实不少日军在听到这种从来没有听过的声音后,下意识中已经在选择规避。有些人卧倒在地,有些人迅速藏到山石后面。但是这短短几十秒钟的时间里,数以千计的炮弹让这些人和那些站着冲锋的同胞们没有丝毫的区别。

有的炮弹在空中爆炸。有的在触及到地面后爆炸,有的直接命中日军。从头顶上到地下。几千枚炮弹炸开的碎片让日军冲锋部队根本无处躲藏。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弹片形成的风暴一次次的扫过日军阵地。将一个个几秒钟前还鲜活的生命瞬间被锋利的弹片撕扯成一团团的血舞。

硝烟,鲜血和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瞬间盖过了双方火炮的轰鸣,集中射击的呯呯炮不但将正在冲锋的日军扫倒,即使在战场中后段中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日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钢铁风暴打的支离破碎。(呯呯炮的射程有4500码)

虽然远距离精度会下降,但是高射速带来的密集弹雨还是让集结起来准备进攻的日军损失惨重。从清军防线前到山脚下日军攻击发起阵地。2千来发炮弹让日军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真正的覆盖式打击!进攻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后续部队被打散。即使最蹩脚的指挥官也知道,这波攻击将以失败而告终!而更可怕的是,清军打完了,日军还不知道这些武器布置在什么地方!想反击都找不到目标!

啪一声,山地元治手中的望远镜掉到了地上。两只手不断的颤抖着,豆大的汗滴从额头上冒出来。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被硝烟和鲜血所覆盖的牡丹台高地,耳边还回荡着炮弹爆炸的声音。甚至还出现了幻听。大日本帝国陆军准备了数月的攻势居然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对对方打破!这实在是太可不可思议了。

“绝不。告诉西宽旅团长,让部队撤下来吧。”短短十几个字,山地元治居然说了2分钟!而一旁的传令兵早已经跑了出去,让那些刚才被打的崩溃的日军从阵地上撤了下来。

自此一战,一整天,日军又发起三次进攻。而当西宽旅团长将战报送到山地元治手中时。山地元治连看都没看就扔到了一边。

“师团长阁下您这是什么意思?”西宽感觉受到了侮辱。自己的第二旅团以及炮兵以死亡 多人,战伤1200多人的代价去攻击对方阵地。这一战几乎打残了3个大队。第二旅团的脊梁都快断掉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二章 绞肉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