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会一下子跳过五个月的时间,够快了吧^-^)
从5月13日,魏承恭第四次来到根据地(第三次携带物资,第一次没有带物资),到日第十四次来到根据地为止。魏承恭一共为根据地带来了12.76吨物资,具体如下。
5月13日,第四次运输。6o*4无缝合金钢管5o根(每根长1.5米,做迫击炮用,总重量约158公斤),76*4.5无缝合金钢管2o根(每根长1.2米,做无后坐力炮使用,重量约17根(每根长2o公分,尾端五公分部收拢成锥型,在管子上钻出六列,总共21个直径一厘米的眼子(一列4个,一列3个,间杂排列),做无后坐力炮弹射药筒,当然所有的金属加工尽可能在现代完成,总重量合计约3oo公斤),5号圆丝1ooo米(担心8号圆丝强度不够,换成五号圆丝了——后来现没有必要,迫击炮的膛压很低,而无后坐力炮更是几乎没有膛压,现在一般的民用无缝钢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远远过这个标准,缠上铁丝后反而影响散热。于是又把缠上了铁丝的自产迫击炮上面的铁丝都拆了下来做他用。总重量约18o公斤)。
其它金属零件(主要是无后坐力炮的喇叭炮尾)约2oo公斤,以及两种炮都用得上的三脚架。
以上总计就把1.16吨的运输吨位差不多用完了,不过倒是做出来4迫击炮(弄坏了一根管子),以及18门(弄坏了两根炮管——这毕竟是一种大家都没见过的炮,只付出这么点儿代价就试制成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无后坐力炮。剩下一百公斤左右的重量几乎全部用来装运药品。
魏承恭弄到了一些青霉素针剂,量不大。而链霉素就始终没有弄到。至于说弄到这些东西的方法……
5月27日,第五次运输。携带的金属物品与上一次几乎完全一致。这时候现自制的炮有一种问题:散热不好,对于强度倒是没有影响,关键是连续使用后易变形——这个经验教训是付出了十二门自制迫击炮因变形而无法使用才换来的。为此魏承恭还受到了质疑,以为他是故意买次品来糊弄人,好在这家伙带来的药品疗效依然好得不像话(连磺胺都没有的时代,可想而知这些药物有多好用了),才没有受到进一步的怀疑。后来还是刘帅检查了自制炮的问题之后,又做了连续射实验(为此又弄坏了两门炮),这才找出来问题所在,同时还现大炮缠铁丝完全没必要。
之后,在刘帅主持下,红军制定了新的炮兵条例,主要修改的内容,就在于防止迫击炮过热(无后坐力炮这个问题倒是不突出)。
这件事给魏承恭提了醒,这之后他买物资回来的时候,会把详细账目,以及票等等交给总理——虽然总理和主席等人都一再表示,这个没有必要。
此外,药品一直处于紧缺状态——红军自用倒是基本够用了。不过因为和陈济棠搭上了线,根据地出产的优质消炎药倍受陈军的欢迎,红军在保留一定存量的前提下,开始以药品换军火——主要是高射机枪和炸药。之前,从陈济棠那里换来的二十挺高射机枪挥了作用(陈济棠所在广东经济较好,因此陈军的装备很不错。其空军有13o余架飞机,实力与中央军相当;海军有3o余艘舰艇,排名全国第二。其治下广东石井兵工厂月产量能达到:7余支,重机枪6-18挺,迫击炮6-18尊,捷克式轻机枪6o挺,手榴弹2.1万枚7。其生产的步枪,据说精度过了汉阳兵工厂甚至是巩县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步枪。即使如此,陈济棠依然花了相当资金外购武器)打下了白党两架飞机。
6月1o日和6月24日的两次运输,运送物品跟前两次并无二致。对于被白党的炮火炸怕了的兔子们来说,有了如此方便的大炮(实行新的炮兵条例后,迫击炮的损坏率降低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程度。而无后坐力炮对于缺乏攻坚力量的红军而言,更是异常有用。前线指战员们把这种很方便的炮称为“游击炮”和“单兵炮”,冲着这两个爱称,就知道这种炮很受欢迎了)来源,怎么能不充分利用起来?
大量迫击炮(前后四次,魏承恭共运来了钢管,8o根76钢管,红军的几个军团都用这些东西编制了军团直属的炮队)的装备使用,让红军在局部战场营连一级的步兵支援火力上,史无前例地过了白军——好吧,这事甚至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跟敌人拼火力的想法一度有所抬头。
这中间出了点儿小插曲:6月17日魏承恭返回未来的当口,看到总理交给他的物资清单上居然出现了营养品。
刚一看到这个要求时,魏承恭虽然诧异,倒还不是很意外。根据地的人普遍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给一些重伤员还有中央领导人的妻子儿女带一点营养品倒也不算很出格(而且清单上要求的量也不大)——虽然主席总理总司令等领导同志之前都没有做这样的要求。
等到看到物资清单上还有杜松子酒的要求之后,魏承恭立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当时他就炸刺了,要不是总理等人拦着,他能冲到李德的宿舍跟那家伙打一架——虽然他很有可能不是李德的对手。
7月8日,第八次运输。6o钢管的量加了一倍,76钢管和铁丝暂时不要了(铁丝暂时是用不上了。无后坐力炮的主要作用是进攻时直射拔除火力点,以及防御时摧毁敌人的装甲目标。江西是山地,白党的装甲部队用处不大,量也不多;至于说进攻……在总的战略是步步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