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延鄂齐尔汗几千人马惶惶如丧家之犬,被郝摇旗与韩刚逼到了大通河上游的崇山峻岭中,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饿死在山中。
秦佐明乘胜夺取了西宁城,这个青藏门户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重要。因为高一功一万五千大军已经掠过青海湖,向逻些挺进。逻些是藏语译音,也有译作拉萨的。
其实固始汗带入陇右的五万余兵马中,有近半是吐蕃各部抽调的青壮,如今大部分成了俘虏。
秦牧可不会白养着这些俘虏,从中挑选出三千人,组建成军,虽没有冠以仆从军的名称,但其实上这三千吐蕃青壮就是仆从军。
这有一个好处,他们熟悉青藏的地形、气候、部族分布等情况,以他们为前导,再好不过。
同时苦活、脏活、讨人嫌的活都可让他们去干。而且这样与蒙古人的差别对待,对促使吐蕃各部归附有很大的作用。
大军迅速挺进青藏的的路上,答思麻、阿日格等部,纷纷臣服。
按照秦牧的意思,每个来归附的吐蕃部族,高一功都勒令他们提供粮草,同时抽调六成的青藏随自己入藏“清剿固始汗余孽”。
固始汗五万大军覆没,对青藏造成的震动是难是想象的。当此之时,对高一功的要求,各个吐蕃部落莫敢不从。
何况高一功还保证,清剿固始汗残余但有缴获,都按各部出兵多寡的比例来分。
这样,当高一功率领的大军翻过大积石山。到达黄河源头札陵湖附近时,总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两万,可谓是浩浩荡荡。
这个时候,天气越来越寒冷,但这不是高一功最担心的。士兵们都准备了厚厚的冬衣,连双手都特制了一种皮手套作防护。
高一功担心的是秦军将士会大量出现高原反应,每天行军,他询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件事。
或许是一早服用景天红有了效果,这次挺进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出现高原反应的士兵不算多。
有此好现象。让高一功豪气干云。只要士兵没有水土不服,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次六八式步枪带了一千五百支,火箭溜带了三十部。加上挟大胜之威而来,高一功不相信有谁能阻挡他征服青藏。
自古以来,能征服青藏的汉将可没几个。若能完成这一丰功伟绩,他高一功足以在正史中单独立传了。
随军入藏的还是喻上猷。行军打仗的事,归高一功管,与吐蕃各部头人打交道的事宜,则由他来主导,一文一武,相互配合。
青藏的气候之恶劣不用细说,而且还是寒冬将至。你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整整七个商队跟着高一功他们进藏。
七个商队合计有近五百人。他们甚至比士兵还吃苦耐劳,虽然驮着大量的商品,却能紧随军队的脚步,丝毫不落后,那份拼命的劲头,让秦军士兵都自愧不如。
从这一现象就可以看现。这几年大秦的商业发展有多迅速,国内的竞争有多激烈。商家向外开拓的心情有多迫切。
现在的秦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与商人都形成了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军队乐于给商人提供必要的保护,而商人也喜欢跟随军队的脚步,给军队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依靠军队生财。
对这个现象,朝中大臣还没有人弹劾,而秦牧虽然没有明着支持,暗中却是乐见其成的。
就秦牧所知,这种军事与商业结合的模式,正是西方殖民扩张的源动力所在。
兰州府后衙里,红娘子就和秦牧在聊这件事,准确地说,是红娘子在提醒他注意:“陛下,长此下去,总不是办法,这很容易让将领与奸商暗中勾结,这可不能掉以轻心,他们一个掌军,一个有钱,真勾结起来,后果难料呢。”
取得大捷后,秦牧心情好,这几天把她喂得饱饱的,她脸上的肌肤明显水嫩了很多,还会不自觉间流露出一抹慵懒之态。
秦牧负着手,在房中踱了几步,红娘子说的,自然是要防备的,钱和枪结合起来,一但真有人反了,后果是很严重的。
“莺儿提醒得好,朕会想办法预防此事的。”
红娘子秀眉一蹙,追问道:“陛下,不让他们这样不就行了吗?”
秦牧摇头道:“不能因噎废食。”
军事扩张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拓展商品流通的一种手段。
而商品流通的结果,又保证军队财源不竭。
另一方面,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了,这对推进工业革命极为不利。
在明代,作为商人你再有钱,但必须着麻衣,子孙甚至不能参加科举。
总之,种种歧视让商人一但有了钱,就想着置办田地,千方百计摆脱“贱商”的身份,转换身份做“地主”,而不是想着继续扩大商业规模。
这不但会加快土地兼并,而且会让工业革命难以出现。
大秦采取的是宋代的政策,鼓励工商,也没有规定商人子弟不得参加科举。但“贱商”的观念是不可一下子在人们心中消除的。
如果让商人与军队这个强力机器有所结合,这对商人和军队都是有好处的。
当然,国内的驻军秦牧不可能允许他们与商人有什么交集的,但对外扩张的军队,则不妨睁只眼闭只眼。
红娘子还算识大体,出征以来,她实际已经逾越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界线,这是特殊的时期秦牧对她的默许,但如果不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