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言情总裁>进化之超越星辰>00906 观察者 下

本章内容依然主要围绕凡尔斯的发言内容展开

————————————————————

让大家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勉强了,所以我就直接公布答案好了。

在我们针对电子进行观察的时候,也就是我之前提问中说到的,在确定粒子通过双缝后在后面的板上放上摄像机,那么此时我们看到的粒子是以粒子的形式出现的,而一旦当我们拿开摄像机的时候,粒子又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

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如果用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的话。

就好比我们沿一条直线滚动一个篮球时,我们不看篮球,篮球会变成一条线,从出发的a点到达b点。

可是当我们回过身用肉眼去观察篮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篮球并没有变成线,它依然是最初的圆球状。

当然这种比喻是不够严谨的,而且只是为了强行解释“波粒二象性”。

而真实的模拟实验,就要提到“薛定谔的猫”。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个实验吧?

好像无论你懂不懂物理学,只要能说出“薛定谔的猫”,那么立马就会显得你很有水平。

……

那这样的形容对不对呢?

以我个人来看,的确如此。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相当完整且足够严谨的能够描述“波粒二象性”内在实质的实验。

那这个实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

首先,我们假设有一个对外完全封闭的盒子,在盒子里放着一只猫和一种放射性物质。

这种放射性物质有50的几率会出现衰变并杀死盒子里的猫,当然也有50的几率维持原样与猫相安无事。

可我们去前提说了,这是一个对外完全封闭的盒子,盒子里也没有任何摄像机之类的可以观察猫和放射性物质状态的设备。

此时,猫是生是死完全就是一个未可知的状态。

也就可以假设此时的猫存在于一种既生又死的混沌状态。

但大家都知道,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应该说此时的猫非死即生才对。

可无论是哪种猜测,在没有确定观察作为前提下,我们都不能说盒子里的猫是死的还是活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察将最终决定猫的“命运”。

又或者说,是我们的观察最终确定了猫的生或者死,让混沌的状态变成了有序的,可被接受的现实。

……

郝先生说的对,此时的物理学问题已经开始逐步引申到了哲学的范畴。

那么物理学和哲学之间,或者说,物理学和所有学科之间是否也存在联系?

呵呵……

我只是提出一个猜想。

……

因子到底是什么……

我好像已经明白了。

它或许就是蛰伏在我们身边,洞察着宇宙万事万物的观察者,或者说它们就是观察者的力量。

因为它们的存在,秩序得以维系,而一旦它们消失,所有这一切都会回归到混沌的状态。

这种猜想的最初提出者并不是我,而是杨迪先生。

他在一篇从未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过,假设波粒二象性真的存在,薛定谔的猫确定了混沌理论。

那么我们呢?

自尊为智人,并逐步向着智神靠拢的我们呢?

……

我还记得杨迪先生在这篇未对外公开的论文中对薛定谔的猫进行了这样一种比喻。

他说,当你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可能会玩的很疯,不在意发型,引吭高歌,不在意五音不全,穿不穿衣服也无所谓,发出的声音也会很大,甚至很奇怪……总结来说,你的所有行为都变得不可捉摸,莫说他人不知道你会有这样的一面,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了,接下来又会做什么!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家中来了客人,你就会立马安分下来,开始收拾打扮,声音变得文静可爱,行为变得稳当得体!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也存在波粒二象性吗?

只要有人观察,我们就会变得有秩序,没有人观察,就会变成混沌不堪的模样?

而如果这是真的,那么……

观察这个宇宙的是谁?

……

初看这段猜想的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那么深层次的问题,可现在,当因子被我们发现并对我们的世界产生影响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猜想的可怕!

杨迪先生是个伟大的人,作为反思者学派永远的精神领袖,他是可敬的。

他留给我们的反思也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

……

到这里,关于我对因子的理解进入了最终部分。

那就是“观察者”猜想。

我们探寻“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的猫”所蕴含的奥秘的同时,应该也逐渐的意识到了这样一个“观察者”的存在!

而且它并不遥远。

就像杨迪先生比喻的那样。

客人也许就是我们遇到的最常见的“观察者”!

他们不需要特殊的身份或者力量也足以让我们恢复秩序的“正常”状态。

如果再放大一些看。

曾经不可一世,险些灭绝人类的“金色鸟笼”也可以作为观察者。

因为它掌控者全人类的数据信息,我们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它的观察之下进行,而它只需要适当的介入就可以让这一切按照它的“秩序”安稳许多年。

再说一个更为具体的,印象更加深刻的。


状态提示:00906 观察者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