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收藏者嘴里说出“荒谬”这个词,李尚明立刻变了脸。
旁边的专家说:“我们提醒收藏者,收藏没有争议,已有定式的藏品,也是希望大家少打眼。元青花全世界才300件,普通古玩爱好者不能有侥幸。”
就见对面的姑娘摇摇头,“300件的统计中,土耳其40件,伊朗32件,英国博物馆19件,我们只有28件……我们考古界每年都有东西出土,凭什么这么肯定,只有三百件,而且统计出这数字的,还是个外国人吧?”
李尚明此时已经完全没了耐心,“这些都是收藏界大家有争议的事情,没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当然,有争议的东西你要自己欣赏,收藏也完全可以,但是如果要讨论市场价值,大家都是只认没有争议的藏品。”
翻译成另一种说法,就是说你自己想孤芳自赏也没人管,但要变现,到了市场上,那就得跟着大家来。
宝珠对这专家深深地失望了,“这是一种变相的垄断,青花是元朝的一种主流花色,除了景德镇难道别的窑口都不烧制?87年没有秘色瓷之前,大家也说不清秘色瓷到底是什么样,按照您这种理论,幸好那时候是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如果换成民间发掘,岂不是根本没人信,因为谁也没见过实物做参考?”
李尚明没想到她会这样说,和已知的真品对比,是鉴赏的基本方法,但现在她用秘色瓷的事情做比喻,他竟然觉得自己无言以对。
秘色瓷87年才被正名,以前,大家也是争来争去,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他恍过神来,说道:“收藏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我们没有时间,你看,后面大家还都在等着……”意思让宝珠快点停止纠缠。
旁边另三个专家也停了手上的鉴赏,大家都看着这边,元青花从拍出两亿的天价之后,是古玩界人人都知道,追捧,梦寐以求的东西,只是看到元青花,现在就没人会当是真的,他们也遇上过各式各样的收藏者。
但因为这个收藏者年轻也好看,所以,一位帮腔劝道:“买错了不要紧,以后多练练自己的眼力,鉴别元青花的时候,看清楚几个重要特点,胎土一定是麻仓土……”
另一个说:“没有争议的东西才有收藏价值。自己要多学多看。”
又是这套理论,就是他们看到过一种这种特征的,就定成了标准,凡不符合的,都通通列为不是,宝珠看向他们问道:“各位老师就没有打眼的时候吗?”
几个人笑了,李尚明摇摇头,对着老袁说:“把东西包起来,觉得不相信,再找别人去看看。”老袁看着宝珠,她抬了下手说:“包起来。
又看着对面的李尚明,她忽然伸出三根手指,“老师——从今天开始,三个月内,小心打眼哦。”
说完一扭身,带着人走了。
李尚明望着那芊芊背影,对着旁边的专家小声开玩笑说:“太任性了。”
老袁和两个孩子垂头丧气跟着宝珠,宝珠走在前面:“不要丧气,东西先好好放着,回头就有转机!”
老袁顿时来了精神头,“还会有转机?”
宝珠低头在包里去拿手机,“当然,你信他们做什么?一辈子坐在那里写书搞学问,看过几件真品。”她拿出电话看了看屏幕上的短信,装起来说:“这事交给我,你先回家等消息吧。”
老袁不知是不是应该相信,但她说的这样斩钉截铁,而且,死马当活马医,现在他也没有别的选择。看到他们离开,宝珠也向电视台外面走去。
大门外面,乾启靠在他白色的法拉利侧门上,正在低头发短信。
宝珠感觉到手机在包里响,走过去踢了他的皮鞋一下,“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
乾启忙侧身给她开车门,“我怕耽误你的事。”
“这话怎么说?”宝珠站在门边不动。
乾启轻推她,“你这性子,怎么会为了真假特意去和别人争论,一定又想干什么。我一合计,万一别人认出我是乾世礼的儿子,看到你认得我,该说是你仗我的势,回头给你坏事。”
宝珠笑起来,“有眼色。”抬脚上了车。
乾启从另一面上来,拉着安全带说:“你想干什么?”
宝珠扣上安全带说:“不干什么,这行争论真假,能有什么结果,我要的,证明他们会犯错就行!”
“这有什么用?”
宝珠说:“不懂了吧?他们错了,就是我对了!”
又想搞“阴谋诡计”,乾启慢慢把车拐出去,“只为了那个青花罐?”
“当然不是。”宝珠拿出包来,把刚才几个专家的名字分别在网上搜了搜,“都只会照本宣科,这次一定教他们个乖。”
乾启说:“你就那么肯定人家能陪着你玩?”
“呦——这事能是他们说了算吗?”宝珠扬着她的手机,“现在都有网络,很快……今天小小的争执就会变成民间鉴赏家和专业鉴赏家之间的较量。”
乾启看向她,今天来之前,他敢保证她还绝对没这种想法,这人真是,各种点子,信手拈来。
他笑道:“民间鉴赏家,这个头衔不错。”
宝珠顺手把手袋扔到后面,靠向椅背说:“我不喜欢他们崇洋媚外,我查了资料,这300件统计出来的数字里,多数都在国外的博物馆,这多荒谬,我们国家的东西,怎么可能别人那里比我们还多,而且最气人的是,除了符合哪些特征的,他们都不认,这不是帮凶吗?”
乾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