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来说,斯皮尔伯格这老爹那就很符合中国人的哲学理念——老头儿算是文艺片儿商业片儿全能的天才了?老头儿拍的商业片儿都没有失手过?结果人家拍商业片儿的时候,什么时候各种乱剪了?甚至老头儿都很少用插叙倒序,基本都是流水账一样的一路讲到底!难道这说明了老头儿没有讲故事的功底了么?非也!平铺直叙讲故事的导演多了去了,怎么就老头儿这么商业片文艺片都吃的开呢?怎么老头儿每一个商业片儿都很赞呢?怎么老头儿在业界就没有迈克尔贝的靠那种公认的三板斧吃饭的评价呢?要知道迈克尔贝讲故事也就是平铺直叙,但是这伙计拍电影卖座就是靠爆炸靠大场面,就是让观众脚着花钱看特效爽!至于剧情的逻辑性什么的,迈克尔贝自己都不太在乎,人家照样成为了知名商业导演!所以才被业界评价为就只靠着三板斧吃饭的男人。
不过,虽然贾鸿渐看不太习惯诺兰的做法,可是并不代表他就要强行掰直了诺兰。作为老板,咱也是要认同有员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跟咱不一样的嘛!所以呢,贾鸿渐大度的准备让诺兰试试看,如果炫技的结果并没有太影响故事,那炫技也无妨,甚至也可以做成类似“神片”的概念来推广——毕竟对于哪国的老百姓来说,猛地有个差点看不懂的东西,人第一时间都要觉得这玩意儿挺厉害的,对?
但是呢,考虑到记忆碎片里面诺兰玩儿的挺厉害的,搞的贾鸿渐下意识的都集中了注意力各种默记台词才能一边看懂,所以咱也不能无条件的相信诺兰的玩儿法啊,因此,作为老板,贾鸿渐还是要保留最后的一个拍板权的。而且,作为制片人,他也的确有这种权力——虽然看起来好莱坞的导演好像权力很大,动不动就有什么导演剪辑版出来,但是实际上呢,剪辑师剪出来的版本,那也是要经过制片人点头的。比如剪辑师剪辑出来的版本是2小时10分钟的,但是制片人就可以勒令剪辑师再给减少十分钟——因为按照贾鸿渐之前在梦工厂听到的经验来说,两个小时以内的拷贝在市场上更好卖,更容易吸引看片经理的购买欲!
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才会有导演根据自己的艺术审美而弄得所谓“导演剪辑版”啊,否则的话公映版本就应该是导演剪辑的啊,哪儿还会来一个专门的“导演剪辑版”呢?(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