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鸿渐回国内除了观察这些有趣的事儿之外,主要他还要还有些别的事儿要回国才比较好处理——投资的事儿!没错,他贾鸿渐手里基本上还有一些闲钱。其实这要说是闲钱也不合适,因为这些钱其实不是华夏高科的盈余存款了,而是这几个月的利润。这些利润中大部分还是要投入公司的各个方面的,理论上贾鸿渐能动用的也就是两个亿上下,不过这公司是咱的,咱回头不还可以“挪用公款”么?所以实际上要真动用的话,十个亿左右还是能挤出来。而且因为这些钱回头用公司的名义投资出去,那也不算是私人倾吞了公司财产,也不算违规。
他要投资,主要是因为投资蒙牛一下子用了太多的钱。本来贾鸿渐预计在国内投资总共就用10个亿左右,其中一部分投资给蒙牛,其他的一部分投资给类似的高成长率的企业或者呢,用来收购一个电脑公司之类的——没错,之前贾鸿渐不是想过么,预期投资给神舟,不如说让华夏高科自己做电脑的了!虽然华夏高科以前没做过电脑,但是以后从上网本超极本开始,慢慢做到平板电脑,这不就跟自己的手机生产线什么的变成了霸占一个生产线的自主生产线了么?这不比苹果要好么?至少不用说找代工而导致被三星学了太多东西过去,是?
而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呢,虽然也可以让公司内部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这个年头又有太多的机会可以让贾鸿渐利用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年头正好是国产电脑品牌机的公司们一个个被挤垮的年代——在94年的巴统解散之后到2001年的入世之前,随着电脑市场的越来越热,除了贾鸿渐他们和微软合作的维纳斯电脑cvd之外,正统的品牌电脑也越来越多。
像是什么青华同方、青华紫光、联乡这些比较让人有印象的电脑以外,还有长城计算机集团推出的长城台式机,还有浪潮集团——也就是负责给中国各种高端卫星计划做各种电脑配件的集团以及民用领域里面中国本土最强服务器品牌的生产商,他们在98年的时候也出了自己的品牌台式机。当然了,这些品牌台式机里面,最后也就是联乡混的比较好,其他的哪怕是这个年代比较火热的青华同方最后也没落了。而长城电脑更是变成了基础生产商了。浪潮则是根本不玩儿消费市场的电脑,专玩儿服务器和各种军用电脑。
除了这些比较有名的公司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品牌的电脑,比如说科海、柏安、恒基、科电、艾比的、国合、青衿等等一批民营品牌。这些民营品牌按照贾鸿渐的印象来说。基本上都是一批在首都、上沪这样的大都市特别是首都的中关村那边的电脑城里发展起来的。好多那都是当初就是一个装机店。但是渐渐的生意大了之后。老板很具有前瞻意识,想要更加做大,就成立了公司然后建立了品牌!开始跟富士康、鸿海之类的代工厂商讨论做小批量的代工主板之类的——其他的名牌主板说白了也就是用各种市面上买得到的配件加上pcb板子弄起来的嘛!然后再找小厂子做机箱什么的。再批量购买显示器,这些搭配起来打上自己的logo这不就是品牌电脑了?
想法是很好,但是问题在于现实很残酷。这些厂商中的大部分都没活过05年,甚至早的03年就撑不下去了。有一些厂商,老板最后就跟江南皮革厂的老板一样,卷了钱带着小姨子跑路了,有一些老板呢,则是回归几年前,从品牌电脑厂商又变成了当年的装机店。这些变化的关键,其实并不是o带来的外国厂商的冲击,其实更多的是市场上对于电脑的需求导致各种装机店的出现——品牌电脑是看起来高大上,但是他们肯定比装机店的配置贵啊!一台五六千的品牌电脑可能在装机店买零件搭配起来的成本才四千多!这就是所谓品牌溢价,这就是卖的售后,因为品牌机的售后一定要比组装机强的,这部分带来的成本就很高了。所以哪怕作为品牌厂商,采购成本比攒机店低的多,但是要做渠道,要找经销商,要铺货,这价格怎么都比只做一家店高的,结果就是还有售后拖后腿,售价怎么可能比攒机店便宜?
在这个年头,攒机店的利润会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品牌机好像没多大用,不如买攒机店的机器算了!而这样的风潮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品牌电脑商就倒霉了!哪怕像是惠普和戴尔,他们的利润也会越来越低,甚至惠普这种品牌机集团一年做全球业务下来利润才7!一年做一百亿的生意只赚7亿利润啊!相对来说,联乡能活下来,就是因为他们很知道做行业用户的市场——比如各种机关!然后再压低自己的成本,显然日子就能过的不错!
因此,贾鸿渐在知道有一些国内的品牌厂商要倒霉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试试看挑选一些合意的厂家收购了呢?是!这些公司历史上都没活下来,所以可能他们背后的老板们一个个的经营天赋都不怎么样,可是贾鸿渐又不是指望来这里挑副手什么的,他都不需要这些老板有天赋,只要买了公司老板滚蛋然后其他人留下来,这不就行了么?所以说白了,贾鸿渐其实就是过来看有没有额外的便宜可以捡,看看有没有什么基础还不错只是没有什么核心思想的公司可以收购来让他贾鸿渐可以少麻烦点。
不过很可怜,他稍微再国内几个这么几个民营公司里面转了一下,还这没值得收购的公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