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工厂贾鸿渐表示,他们永远不会宣传自己电影是具有多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因为这种做法纯粹是标签化的自吹自擂,太商人化了。一部影片到底有多大的历史意义,这自然有历史以及奥斯卡评审会员来判断,而不是发行公司的宣传语。不管是贾鸿渐还是梦工厂,都表示他们非常厌恶浮躁的宣传方式,并认为一部好的艺术片不需要做太多的宣传,奥斯卡的评审们就会有足够的慧眼发现这部片子是否是佳片……”这样的一段话出现在了洛杉矶时报上之后,表面上在影迷看来好像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采访中的发言,但是实际上这事儿在米拉麦克斯看来,却是对他们沉重的打击!
没错,沉重的打击!这么一个事情放在商场上的话类似什么?类似一个商家自吹自擂的做广告,说他们的产品如何如何好,但是另外一家站出来说好产品不用怎么吹自己牛,消费者自然会用发觉到底哪个产品真的牛。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发言,那绝对跟前面一个“商家”的发言对比之后,让“消费者”更加青睐后面一个商家啊!更加觉得后面一个商家是实诚人,而觉得前面一个商家的确是有点自吹自擂!这才感情上就有点倾向了。而在自吹自擂的商家看来,后面一个同行这么针对自己,那真是要断人财路的感觉啊!这还能不眼红?所以哪怕贾鸿渐他们宣传的效果没有完全出来呢,那米拉麦克斯的哈维就已经火冒三丈了!这哈维在发现贾鸿渐他们直接一下子就要断掉米拉麦克斯的财路甚至还有他们自吹自擂的标签化宣传的方法之后,那顿时怒不可赦的就要开始报复了!不过这种报复,那可不是公开的撕破脸面!哈维这人是一个在好莱坞打拼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他甚至按照辈分来说。那都是跟斯皮尔伯格他们是一并出道的,只不过当年的他比斯皮尔伯格年轻了不少而已!只不过他们是做制片人以及电影老板,而不是做导演而已!
所以哈维甚至奥斯卡的潜规则!在这么一个奥斯卡里面,潜规则的红线那就是不能撕破脸面的直接攻击竞争对手,这就有点像是中国的广告法一样。不能再一个产品的广告里面说其他厂家的产品不好。甚至哪怕其他厂家的产品真的有不好的地方!要说,也不能点名说,否则就是不正当竞争!奥斯卡也是这样。可以吹嘘自己的电影好,可以不点名的说一些电影不好,但是绝对不能点名的撕破脸面的对骂。否则哪怕两家自己觉得还挺好意思的,奥斯卡组委会还会觉得不好意思还会觉得败坏了名声!那么哈维要怎么搞?很简单,就跟美国的竞选一样搞!就像是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里面描写的一样。要污蔑一个人要打击一个竞争对手,谁说一定要撕破脸面了?有太多太多的办法可以在符合潜规则的情况下搞臭对手了!在这么一点上,美国人简直就是这么一个套路的行家!就像是《竞选州长》里面的一幕一样,主人公觉得自己比两个竞选的对手优点多了不少,本来挺激动的,可是几天之后就发现报纸上面出现了爆料文章——有的说主角以前犯过伪证罪,有的指控主角以前在什么什么时候做过什么什么不符合道德的事情!各种陈年往事被挖掘出来。并不是直接攻击主角的施政能力差,而是攻击这么一个人的人品,攻击这么一个人的人格!
好像这么一个人是一个坏人的话,那么这么一个人所有的能力都是骗人的!这简直就是三国时期陈琳发明的那种骂人方法——先把对方骂臭,那么对方说的一切再正确都不是真理了!接下来哈维还真就是采用了这种类似政治竞选里面丑化对手的方法来进行攻击贾鸿渐以及梦工厂!很快。这米拉麦克斯的反击那就要出炉了!
首先,洛杉矶时报里面负责文娱板块的一个记者,安吉拉-霍华德在这么一天下班之后,在自己经常去的酒吧里,偶遇米拉麦克斯的一名“竞选助理”。米拉麦克斯这么一个公司,里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团队,就叫做竞选团队。就像是政治家背后有一个竞选团队帮着出谋划策如何正对选票如何在媒体面前说话一样,这米拉麦克斯因为主要经营各种低成本文艺片,在票房市场上真心赚不到什么太多的钱。但是如果获奖,这dvd什么的销售起来,那钱也能赚不少的!就像是《莎翁情史》当年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的当周,这么一个电影的录影带销售以及出租收入足足增加了160!而米拉麦克斯的很多电影,都是他们只用了几十万美元从国外买来的北美版权!所以这录像带和dvd的销售看起来不多,但是得奖之后暴增的那么一部分,绝对可以让米拉麦克斯的投资回报率非常好看!
在这么一个情况之下,米拉麦克斯当然要靠着获奖吃饭了,他们当然会有一个专门钻研怎么得奖的竞选团队了!而这么一个竞选团队里面的助理,此时就坐在安吉拉的身边,递给了她一个文件夹。“这里面什么?”她问道。“唔……一些关于业界某一个比较知名公司和知名的制片人的小道消息,我想你应该会感兴趣的……”那竞选助理喝了一口啤酒,头也不回的说道。
安吉拉把文件夹打开一看只见着里面都是简报,第一篇就是贾鸿渐当年被福克斯电视台的某个名嘴说成是有间谍嫌疑的报道!嘶!这是要政治倾轧啊!安吉拉翻过了这么一篇报道继续往后看,只见着第二页的简报是一个报道,一个关于贾鸿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