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宋翔>南渡将帅群像2
子羽不合而拒绝。后来朝廷任命马扩为沿海制置副使,训练海船。但他的部下毕竟太少,又没什么靠山,所以在军界没有什么影响。倒是因为以前的外交资历,经常被招回临安与金使交涉。

绍兴八年,马扩因为与主和派不和,再次去职。三年后宋金议和,马扩彻底失望,于是屡次上书要求退休,被批准。此后他长期隐居与融州仙溪,绍兴二十一年去世。

马扩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但在军事上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出色。加上他为人有些孤傲,与其他名将业接触不多,因此名气不是很大,关于他的传记一直很少。但他在两宋交接之际这个混乱时期,亲身参与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与宋、辽、金三朝的高层人物都有接触,应该算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目击者”,也难怪徐兴业要选他作为《金瓯缺》的主人公。

辉煌时刻:

粘罕父撒王亥相公者云:“南使射生得中,名听甚远,可立一显名,今后唤作:也力麻立”

帝(赵构)曰:“扩知兵法,有谋略,不止于斗将而已。”

帝(赵构)谓大臣曰:“徽宗时,如马扩、马识远俱以武举擢用,或衔命出疆。”

王彦

南宋初年史书上重名的人很多,叫王彦的有好几个,我们最先介绍的这个,是资历最老、赫赫有名的八字军将领王彦。

王彦也是西军将佐,原来是种师道的部下。靖康初年,宋军溃败,王彦组织义勇军,与金兵奋战,其部下就包括岳飞。金人悬赏购王彦之首,王彦担心被叛徒出卖,每晚都在不同的地方睡觉。其部下为表忠心,在面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永不背叛,这就是著名的八字军的来历。

王彦屡败金兵,后率所部归宗泽。但因其主战,在赴行在面见赵构的时候得罪了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被投放闲置。苗刘兵变时,苗傅一度想起用他,王彦装疯躲了过去。叛乱被平息后,王彦终于官复原职,并得以重新指挥旧部八字军。

张浚督师陕西,把王彦也调了去。但富平之战,王彦持反对意见,于是被调离驻守金州。当时天下大乱,不少军队为谋生而沦为盗匪,经常侵扰州县。王彦为保金州,多次击败军阀桑仲、李忠等人的进攻。

绍兴三年金人绕道攻四川,王彦防守大意,丢失了金州。不得已率部退守饶风关,与吴玠会合。饶风关之役,因吴玠部下叛变而功败垂成,但金人亦力疲撤去。王彦乘金兵后撤之机,又收复了金州。

王彦在四川,与主将吴玠的关系并不是太好,于是想调回江淮战区。后来张浚督师湖南,就把他调到荆南府任知府。王彦在荆南待了不到一年,朝廷又任命他为襄阳安抚史,但王彦因与襄阳大帅岳飞不合,不愿前往,于是朝廷把他调回京师。

不久,因八字军与解潜军私斗,两人都被处罚。朝廷本来对王彦的印象就不好,这次索性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去当地方官。也算王彦倒霉,没等到绍兴十年的大战就病死任上,年仅五十岁。

王彦资历甚老,但仕途坎坷,他处事也过于任性,不够圆滑,因此不为上司所喜。不过他创建的八字军确为精锐部队,后来在顺昌一战成名,王彦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辉煌时刻:

金人患之,召其首领,俾以大兵破彦垒。首领跪而泣曰:“王都统砦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郭浩

不出意外,这个又是西军出身。资格也比较老,不过比韩世忠升的快多了,很快就到了兵马都监之职。建炎二年,金人破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当时驻守原州的郭浩仅以二百人守住了泾州,崭露头角。之后张浚督师陕西,欲与金人决战,郭浩也是少数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将领。富平惨败后,郭浩率残部退保和尚原,协助吴玠几次打败了进犯的金兵。

郭浩作为吴玠的副将,参与了绍兴初年保卫川口的历次战役,积功升到了承宣使的高位。但后来因为宋万年事件与吴玠失和,朝廷于是把他调到金州接替王彦。

当时金州因为宋金、伪齐、军贼的反复争夺,残破疲敝,郭浩去了以后大搞内政,成效显著。别的部队都向朝廷要钱,郭浩反而主动献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自然高兴,索性把洋、房两州也划归他指挥。

金人归还河南之地,朝廷派郭浩负责接受,掌陕西之地。但很快金人破盟,五路复失,郭浩又退回金州。之后郭浩也出兵收复了一些失地,但相比其他将领并无突出战果。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仕途,绍兴和议之后他一直镇守金州,一直升到检校少保、奉国军节度使的高位,最终成为四川三帅之一,绍兴十五年因病去世。

郭浩是一位比较均衡的将领,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搞内政也是把好手,唯一遗憾的是缺乏出色的战绩,不过他对金州的贡献是很大的,难怪后来要在金州为他立庙。

辉煌时刻:

(郭浩)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

王渊

南渡诸将中资历最老者,也是少数几个死在自己人手上的将领之一。《金瓯缺》中把他描写的十分不堪,其实此人也非一无是处。他很早就在西军中服役,曾作为征讨方腊的先锋,直捣敌老窝帮源峒,最终捉获方腊。但在之后的征燕京之役中表现拙劣,


状态提示:南渡将帅群像2--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