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战国雪>第一百二十三章:荆棘破军(二)

一轮硬攻扛住,反施与黑甲军的就是更沉重的一击,有盾军专防,两千荆棘枪便只需全力进攻,架于铜盾上的丈长铁枪一齐往前刺出,每一名奇军的脑中都谨刻着将的教诲,以寡敌众时,务必要以一击杀敌节约体力,所以枪锋扑刺,只取头胸要害,这路由将手把手**了数月的奇军,虽不及十二龙骑的天赋,可他们的出手早浸润了将的狠劲,一排枪齐刷刷刺出,一下就刺倒了最前列大半黑甲军。

枪盾合一的进攻阵线不停往前推进,在这等全攻全守的配合下,无论是专攻的荆棘枪还是专守的盾军,都能心无旁骛,盾军整个人都半蹲在盾牌后,只管用肩肘力气顶住盾牌,然后一步一步往前推动,他们承受着前锋最激烈的进攻,可一个个安如磐石。而荆棘枪的奇军大半个身子都有直竖的盾牌掩护,几乎无需躲闪敌军的进攻,只管放开手脚,配合着盾军的慢慢向前,一步步迈上,再一次次重复挺刺长枪的动作,一枪刺入敌军胸膛,立刻拧转枪柄,捣大伤口,紧接着拔出枪锋,再次刺前,每次出枪,都因专心于攻而能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每刺倒一名敌军,不但为保护他们的盾军袍泽减免去一份危险,也使他们的枪锋把面前的敌军逼至险象环生。

黑甲军本非不堪一击的弱旅,可这枪盾阵着实把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幽州军垒成一道的盾阵再是坚固,黑甲军自问也能用连续重击破开,可盾阵后还有荆棘枪一拨拨的连续突刺,使黑甲军根本抢不上前,黑甲军算是头一回在这白刃战中吃这么大的闷亏,气得嗷嗷乱叫,可任是他们叫破喉咙,还是没法扳回劣势,抢不上前,就无法破开盾军防守,破不开盾军防守,就只能在荆棘枪的抢攻下左支右拙,攻不进,守不住,只几个回合后,黑甲军就在这循环的劣势中越陷越深。而另一方,幽州军也清楚能顺利得手是仗了这枪盾阵的出其不意,所以占得上风后不敢有片刻停顿,加紧往前迫进。

黑甲军连连失利,亏得后方还有破军星图成欢这员老将坐镇,才在大处下风中还能勉强抵抗,图成欢口中连连发令,命前排被击溃的残余军士散往两旁,又把后列军士调派上前,但当枪盾阵连续破开五排黑甲军后,图成欢已知不可再凭人数的优势去消磨对手的气势,因为幽州军的锐气已在这得心应手的进攻下盛如枪锋。

“让长枪手整队,也排成横阵!”图成欢向调集过来的长枪军下令,命他们先在后方集合,只等阵势一成,就冲上前与幽州军对决,“护龙将要以枪军冲我阵势,我也要跟他针锋相对!”

破军校尉拉木独也带着一队人匆匆赶到图成欢马前,他和贺尽甲一样,被横冲都打败后也不肯回后阵休养,随便一裹伤口,坚持要留下找横冲都报回一败之耻,可不等他挤进重围,又逢幽州军奇袭,他是图成欢旧部,主将临战,当然要赶过来相助,但看清交战情形,拉木独顿时满脸发白:“将军,我们的伤亡太大了!”

“大意了!护龙将果然有点门道,一抢到先手就压着狠打!”图成欢一脸阴沉,让他动怒的不仅是这接连失挫,还有对将的低估,幽州军这呈一列横线推进的进攻不但凶狠,而且大胆,区区几千人马,就敢延展开横列阵势,图成欢太清楚了,这不是将为逞一时之利失,而是要在每一次齐攻中都能得到更大的战果。他的黑甲军每被破开一排,当场阵亡者至少都有几百人。

“包抄两翼!”图成欢向传令军下命:“从后方待命的军士中再调六支千人队,分成两部,绕到左右两侧!”一昧挨打的被动岂是这凶名在外的老将一贯作派,既暂无法从正面破开幽州军的盾阵,他立即选择从两旁夹攻。

图成欢往前看了两眼,心头一动,又一摆手,命后方军士先不必再急于上前去拉开阵亡将士的尸首。“先委屈一下阵亡儿郎,等战后,我要亲自用护龙将的人头告祭英烈!”

拉木独不解其故,但知主将此举必有其深意,也不多言,败战于横冲都,已把这老将的傲气磨去不少,可他沉得住气,带过来的一队人里忽蹦出个少年,大声道:“图老爷子,我跟阿爹去打这帮幽州军!”

这少年不过十三四岁上下的年纪,名叫拉哲力,是拉木独的独生儿子。

黑甲军有一个子从父业的传统,军中将士都喜欢把自己的子侄徒弟都提携从军,这一方面是出于对拓拔战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是要为晚辈们挣取功名,

十几年隐退中,这些藏匿四方的将领对外韬光养晦,但对自家儿郎徒弟则是苦心**,也正因此,这次黑甲集结,散于辽疆的旧部能为拓拔战带回几十万大军,那些将领们更是几乎都带同子侄前来,出征前,年纪幼小的都养在拓拔战的封邑里,成年的则都随父从军。

拉木独也不例外,带着儿子拉哲力一起归队,本来他也想把这儿子留在封邑里,可拉哲力这一辈黑甲子弟都是听着父辈们的故事长大,心里最崇拜的就是艳甲飞将,整天惦着要拜秋意浓为师,这次出战,死活缠着要跟出来,拉木独无奈,又兼心里也不把对幽州的这一仗当回事,便拉着儿子一起出征。

跟横冲都交手的时候,拉木独舍不得带这半大不大的儿子一起上阵,可等他落败,拉哲力吵着要替阿爹报仇,又说要照顾受伤的阿爹,拉木独受伤后心思郁结,战事又急,一时拗不过儿子的孝心,只好带着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三章:荆棘破军(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