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督师>第991章 通使议和

清兵兵临城下下啦。

看到这一队打着大清旗号的人马,城上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哭爹喊娘的声音惊天动地,无数签丁惊慌失措,没头苍蝇一般往来奔跑,那些皇族京营的骨干,也不知道该怎么约束,任由大家混乱。

而这时候朱大友,抄起了自己的那把燧发枪,那个老板,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大刀,似乎整个北京城头,就只有这两个人在坚守防卫。

其实清兵来的人马并不多,不过是区区一百人,而且也不喧哗呼喊,远远的就放缓了马的速度,朱大友看看他们接近了火枪的射程范围之内,立刻装填火药铅子,瞄准了那打头一个清兵,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朱大友经过刻苦训练,火枪打得非常准,这一枪正好射中满清最前面人的胸膛之上,那个满清士兵就惨叫一声,栽落马下。

这一枪就好像定海神针一样,让原本混乱惨叫的城头军民立刻稳住了心神,紧接着就是一片惊天动地的喊好声。

朱大友没有兴奋,而是一脸严肃的拿出定装火药再次装填,一面装填一面对身边的兄弟大吼下令:“皇族京营约束签丁,燧发枪装弹,民夫各就各位准备防守器械。”随着他的命令,身边的兄弟都被他的沉稳感染,一个个开始吆喝自己管辖的民夫备战,一面也和朱大友一样,装填火枪,将枪口瞄准了城外的清兵。

原本慌乱的城头,就以这一小块稳定的基石为中心,持续向两方蔓延。

这时候朱大友的肩膀被人拍了拍,一个沉稳的声音赞许道:“不错,没坠落我大明军威,你当记此战首功,现在你就是千总了。”猛地转回头,不知什么时候,曹化淳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这时候城下的满清队伍,没有因为自己的一个兄弟惨死而恼羞成怒,却立刻退回到火枪射程之外,不一会儿,在队伍里就冲出一匹战马,在马上的骑士打着白旗,对着城上连连大吼:“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们是大清帝国的使者,为两国和好永不再战而来,请城上的将军开城,允许我们拜见大明皇帝陛下,传达两国休战通好之意。”

这个消息一传到城头上,立刻使得城头变得鸦雀无声,这个消息的确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所有的目光就都投向了在场上最高的长官,皇帝的代表——曹化淳。

曹化淳实在是没想到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紧紧的握着拳头,沉思了许久之后,转身对身边的朱大友道:“开城,放他们进来。”

朱大友刚要跑下去执行命令,身边的那个老板突然拉住他提醒道:“多带人马,以防有诈。”

这个提醒立刻让朱大友醒悟过来,转身招呼手下的兄弟,跑向了城门洞,然后谨慎地将城门洞打开仅仅能容一人一马过的缝隙,一百手下的士兵,500刚刚到来的乡勇,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武器,盯着鱼贯而入的满清使臣。

经过这一段忙碌,曹化淳早已经整顿了最威武的将士,站在城门前的空场上,迎接着满清的使臣。

满清的使节一见到曹化淳,为首的立刻提马上前,在马上恭敬地拱手施礼:“外臣大清帝国,礼部员外郎王思远,拜见这位公公,不知道这位公公怎么称呼。”

曹化淳哼了一声,然后报出了自己的官职:“大内司礼监秉笔,提督京营都督曹化淳。”

王思远闻听,立刻肃然起敬,曹化淳可是天下公认最正直有才干的太监,能得到他的亲自迎接真的是脸上有光。还一个,那就是自己刚刚一来,就能碰到曹化淳,也算是自己幸运,若不然,自己能不能见到崇祯还是两说呢。

于是再次拱手,说明自己的来意:“外臣奉我大清皇帝之命,特出使大明帝国,觐见大明皇帝陛下,说明愿再次归回大明治下,请为藩属,为大明守卫北疆。外臣之心,还请曹公公上达大明皇帝。”

曹化淳一听当时愣在当场,怎么,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满清认熊了?要做大明的藩属啦?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消息,不管这个消息是好的还是坏的,至少能争取一段时间巩固京师防守能力。

王思远说着双手在袖子里拿出了一个议和的副本,双手呈上:“这是我大清皇帝,与大明皇帝的合议副本,还请公公转递给大明皇帝陛下。”

曹华成看了一眼那个副本,却没有伸手接过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放使节进来,这不过是权宜之际,而一旦接了这个议和的副本,那自己就等于接了一滩****,将来不管结果如何,自己是无论如何也甩不脱了。

但是,面色上淡淡的道:“对于你们的来访,我作为一个内臣,不能言否,这事情自有鸿胪寺操办,我只能通报我们的皇帝陛下,请皇帝陛下定夺。”于是吩咐左右:“就在这里摆下桌椅奉上茶水,请来使休息,我现在就面见皇帝去。”

曹化淳急匆匆赶到皇城紫金殿的时候,大朝会还没有散,现在孤臣党经过上次辞官义举之后,真的是扬眉吐气,在大殿上那是咄咄逼人,东林当然是寸步不让,各派大臣依旧在扯皮争论,互相攻击,由当前的形势已经发展到了人生人品的攻击,再次上演了全武行,那一个乱是怎么一个了得形容。

接到传见圣旨的曹化淳进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情形,不由得心中哀叹,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些大臣哪来的那些闲肠子呢。

于是穿过那些互相厮打的大臣,跪倒在崇祯面前。

崇祯就大声


状态提示:第991章 通使议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