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一直在哭,无论她大伯娘怎么安慰也安慰不好,后来郭去空闲了,急忙进屋安慰,她依旧很伤心。
平时郭去去喂猪时,丫头都喜欢屁颠屁颠的跟在他后面,然后好奇的看着吃猪饭的猪们,每次郭去都告诉她,这猪将来卖钱了,就给丫头买好吃的。
丫头还小,特别单纯,郭去说的玩笑话被她当真了,今天早上杀猪,她就觉得猪要没了,再想到好吃的米粑粑没了,好喝的冰袋也没了,那自然是不干的。所以看到猪被三人放倒在地上,她哭得那个伤心呀,声音都直堪比地动山摇了。
没法,郭去只好承诺给她买好多冰袋,买好多米粑粑,这才把她哄好了。
吃饭时,丫头吃着新鲜的猪肉,显得非常开心,郭去见此,开玩笑的问道,“猪肉好吃吗?”
“好吃~”
“那以后我们每顿都吃猪肉好不好?”
“好~”
“那不买冰袋和米粑粑了好不好?”
“嗯~”
这个“嗯”是第三声,表示不愿意。
吃饭的时间,就在和丫头的一问一答中过去,反正丫头的回答就一个意思:顿顿吃猪肉可以,不买米粑粑和冰袋不可以。
吃完饭,几人就火急火燎的往街上赶,就连家里的几头野猪仔,都交给大伯娘来喂了,
这时代不像后世,赶场的人还是很多的,赶场天在街上,基本上都是人贴着人走路,哪像后世,赶场天成了老人们的专利,摆摊的竟然比赶场的人多。
恰逢赶场天,这都是计划好了的,若不然郭去也不会选择这时候杀猪。
十月的最后一个赶场天,人还是很多的,这时候差不多的粮食都已经收完了,想要换点钱的老百姓,都大包小包的背上街来卖。
马上就十一月了,距离过年也不远了,但这时间却是最尴尬的时候。
老百姓去年腊月杀的猪熬的油,很多都已经吃光了,这时候正是老百姓买肉回去熬油的时候。所以猪肉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增长。这也是郭去选择自己杀猪来卖的原因之一。
也因为这个原因,猪才杀完,就被村里人买去了五十多斤。
然后就是把猪背到街上去了,要说郭去的大伯对他们家,那是真的好,郭去太小,老爷子又老,所以背猪肉上街的事情,全都交给了他大伯。
他大伯一个人硬是跑了两趟。
至于长江,也不过是起到一个辅佐作用,因为他背肉时,必须得有人跟着他。若不然猪肉半途被人背走了,郭去和老爷子,上哪里去哭都不知道。
保险起见,长江只背了一头猪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九十来斤。
被老百姓养大的猪,少于三百五十斤,都算是少的了,而且那家的养猪的会很不好意思,因为别人会觉得此人舍不得粮食,若不是,那猪怎么这么轻?
言归正传,从郭去大伯把猪肉背到街上后,老爷子也刚去其他屠夫哪里打探单价回来,郭去想了想,决定以上一场的价格贩卖。
看周围的人多了起来,他吆喝了一声。喊出来的话中,充分表明了猪的是刚杀的,新鲜。
至于猪肉好不好,这年代的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
打个比方说,一胎生的两只猪,一只按老百姓的方式养;另一只用臊水,也就是那些饭馆里剩下的剩菜剩饭养,这两只猪是非常不一样的。
虽然都是猪,但臊水养的猪看起来是白晃晃的,一点都不红润。
而用猪草和粮食养大的猪,猪肉虽然也白,但白中带着红润,看起来都让人舒服。
而且臊水养的猪,其肉质太粘了,就算煮熟了,吃起来还有有心无力,因为嚼不碎。
这些买猪肉的老百姓,自家每年都要养猪,都要卖猪,都要杀过年猪,对猪肉好不好的判断,那自然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郭去的吆喝中,只凸出了猪肉的新鲜,然后要买的人,他们自己会过来看肉质。
有意卖猪肉的人,一般都会四处看看,问问价格,再比较猪肉的肉质,自然心中有数了。
所以尽管很多人上来看了看,又问了问价格就走了,但郭去是并不担心的,因为他定的价格,是上一场的价格。
意思就是他的猪肉价格比其他人便宜,同时他也不担心那些屠夫来找他,因为他只卖这一次,这次过后就不卖了。
就算那些屠夫生气,认为他破坏了行情,他也不怕,因为此时谁也忙的走不开。
时间缓缓而过,案板上的猪肉也在快速的减少。
等到下午三点左右,猪肉就只剩下二十来斤了,而家里面也有三十来斤,这些肉是不打算卖的,因为自己家里的猪油也不够了。
收摊后,郭去去给他大伯买了一包小康烟,回到家又给他提了十斤猪肉过去,以感谢他这一下午毫不停息的割猪肉。
他大伯平时无论是帮忙背废品,还是杀猪割猪肉,都没有要工钱了。
但郭去不能因为别人不要,他就不给,所以准备回家后,把工钱算一算,给大伯送去。
至于长江,郭去让老爷子带着他去地摊上买了两套衣服裤子,以及两双解放鞋,就当是他这段时间的工钱了。
忙完了这些琐事,郭去见丫头站在地上,眼巴巴的看着他,不时还喊一句“锅锅”,不明白的人恐怕还以为是她害怕呢。
郭去却是明白,丫头这是在提醒他呢,提醒他快去买米粑粑和冰袋。
“贪吃的丫头!”郭去把小菁丫头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