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六年转眼就到,元旦前,杨麟偷摸出了趟远门,带着冯放、凌振回了趟麟州老家。如今冯、凌二人所传弟子都已经能按着他们教授的方式制作弹药成品了,王仲、梁兴在原料上供应充足,张保、王横等人在器械加工上也很卖力。/p
这次叫杨麟回去,是因为张保打制出了第一批不会炸膛的炮管。这些炮管最初直接不能成形,不能填弹,后来慢慢改良磨具,注意烧制温度,内堂打磨的细节,终于造出了第一批能用的炮管。可是这些炮管只能射一次或几次就会炸毁,伤过不少人。到最后,实验过的炮管已经数百上千根,终于造出了连续填弹十一次,才开裂的炮管。/p
这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时刻,炮管是当下热兵器里最重要的一环,造实心的弹药非常容易,开花弹也没有多久就被冯放研究出来了,至于炮架子,轱辘,基座,那都是最先搞定的东西。唯有这个炮管,花了他们多少心血,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如今终于造成。不光是杨麟,冯放、凌振、张保等所有参与者,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p
随后杨麟跟他们到炮阵实验地试炮,地点在麟州北部,长城外的连谷县大山里,这里人烟稀少,地势复杂,是隐匿、研究的好地方。加上连谷县令乃是杨氏族人,杨家在这片地头是没有天敌的。/p
看着这些基础的“炮营战士”能够熟练的组装好一门大炮,杨麟心里高兴非常。他们组装的是一门大号巨炮,至少比杨麟认知的炮要大得多。炮管长达六米,直径最粗的地方近两尺,但炮的口径并不大,大约也就能装填直径十几厘米的铁弹。炮管做成这样,主要是因为如果炮管太薄,很容易炸裂。加上基座,整尊炮重达七千余斤,同时需要数十人才能组装使用。/p
凌振熟练的装药,填弹,瞄准,点火,随后只见一束强烈的火光直射五百步外的土墙,绝大的轰鸣声扬起大片烟尘。杨麟等人走近查看,土墙早不存在,地面更是被炸出水缸般大小的深坑。/p
杨麟对他们说,这段时间大家都十分辛苦,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成绩,还可以更好,热武器以后将是战场的主流。大炮这样的重武器,运输不便,造价昂贵,只能更精,不能将就。/p
然后告诉他们,大炮射程不仅要远,威力要大,而且还要减重,如今这般重达七八千斤的一尊炮,得花费多少劳动力才能使用?战场上机动能力这么差,是很大的隐患。/p
杨麟根据自己提供的图纸给他们下达最后指标,在保证杀伤力的前提下,八百步(约现代一千米)远程巨炮要控制在五千斤以内,五百步中型炮要在三千斤以内,射程不过三百五十步,灵活的长短炮,更要控制在两千斤之内。至于最头疼的炮管,还要在用料、密度方面多下功夫。另外,还要开研制地雷,手雷。/p
冯放、凌振震惊杨麟对火器的见识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就如冯放最先说言:士为知己者死。虽然压力很大,但杨麟是真心欣赏他们的才华,非常看重他们这些只会“奇技淫巧”的人。跟随这样的人,他们觉得是从未有过的幸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