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纨绔到底>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时糊涂

原来,赵彦山是古云天的好友,两人交往多年,情同手足。

有一年元宵佳节,恰逢古云天老母七十寿辰,赵彦山于是备下厚礼,进京来为古母祝寿。

古云天母亲见郎彦山知书达理,气度不凡,一时高兴道:“你与古云天年岁相当,又交情甚好,不如两人结拜兄弟,我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儿子?”

古云天是个孝子,一听母亲开口,加之自己也早有此意,忙一口答应。

赵彦山也欣然应充。

于是两人当即以血酒为誓:“上有天地,下有七十老母,我古云天、赵彦山愿结拜为兄弟,赵彦山年长一岁为兄,古云天为弟,两人不能同生,但愿共死,如有违誓言,当天诛地灭……”

然后两人又拜过古母。从此结成了兄弟。

古云天有一子,名叫古震,自幼随父习武,功夫了得。

古震到了十八岁那年,古云天修书一封交给古震道:“你明日就带此信到正阳县去找你赵伯伯,他是三名进士出身,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你上他家住上三年,学些文理知识回来,也好报效国家,有所作为。”

古震听从父命,于是第二天便收拾好行李,带着书信投靠赵彦山去了。

……

李陶听罢恍然大悟。

古云天扶起儿子,只见两年不见,古震英姿飒爽,举止文雅大方,早已非昔日那个无知少年了,深感心慰,便谢赵彦山道:“震儿多亏大哥教治有方,才有今日之气候”。

赵彦山面有悔色道:“兄弟这话就见外了,难道你古云天的儿子不就是我赵彦山的儿子一样么?”

因有重任在身,几人寒喧了几句便将话题转入到案情上面。

古云天问道:“大哥。不知上次劫案中可有幸存的公差?”

赵彦山愁眉不展,半晌道:“劫匪功夫了得,所有公差无一幸免于难”。

李陶在一旁突然道:“劫匪中想必有公差认识之人,否则他求的只是钱财,为什么要杀人灭口呢!”

古云天听罢暗自点头。

赵彦山闻言不语。

第二日,古云天便与李陶开始四处走访调查案情,但却没有丝毫线索,转眼间已过了十日,案情依然扑朔迷离,一无所获。眼看破案限期将至,古云天忧心仲仲,心急如焚。

这一夜,众人都睡着了,而古云天却因案子未破牵肠挂肚难以入眠。于是,推开房门,一个人去院中散步。

外面凉风习习,明月当空,古云天发现李陶正立在院中,吃惊地问道:“李小郎君,您还没睡呀?”

李陶苦笑道:“是呀,古总捕头,你看,多好的月亮呀,本该是枝前月下对奕饮酒或吟诗作对的好景致,可是现在却丝毫没有那份闲心。”

“惭愧呀,古某之事让李小郎君费心了!”古云天愧疚道。

“罢了,不提此事了,古总捕头,随我在院中走走吧!”李陶笑道。

两人在院中转了一圈,李陶与古云天见古震的房中也亮着灯,于是信步走了过去。

推门而入,房中一片狼藉,内有一桌,桌上有残酒剩菜,古震已爬在桌上睡着了。

“看来令郎亦是为案子之事烦忧而喝醉了酒,有如此至孝之子,是古总捕头的福气呀!”李陶感慨道。

古云天陡然一阵感动,他将儿子扶上床,帮他脱了鞋子,盖好被子,苦笑一声正要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李陶与古云天听到古震在睡梦中喃喃自言道:“其实……其实我也不想去做劫匪……都……都是赵伯伯……让……我做的,……我也并不是想杀你们的,谁……谁让你们认出了我?……我……我不杀你们行吗?……爹……爹我对不起你……”

一听此言,古云天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天啊!自己敬重的兄长和疼爱的儿子莫非是这次劫案的凶手?这是真的么?想到此,古云天不禁怒火攻心,“哇”地一声吐出口血来。

古震一惊,立即醒了过来,见父亲正怒目而视在瞪着自己,知道可能是自己酒后失言,被父亲听到了,心里一虚,忙跪在地上,将事情原原本本都讲了出来。

赵彦山任期将满,可自己却依然是两袖清风,想到离任后,凭那一点朝廷奉禄实在难以过上富足生活。于是一时见财起意,便嗦使艺高胆大的古震将那千两赈灾黄金劫了……

李陶看向古云天,古云天良久沉默不言,转身出门。

不一会,雷雨带着捕快进屋来,他看着颓然在地的古震,犹豫道:“师父让我来……”

古震惨笑道:“来吧!”

当赵彦山看见古震被绑至自己面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当即羞愧难当,泪水纵横对古云天道:“贤弟啊!都怪大哥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害了自己不说。还毁了你和震儿一生清名及前程,我现在是悔之晚矣。此事都是我一手造成的,怪不得震儿,希望你别怪映儿,就将我一人押解进京交差……只是我死后,家中妻小就全仗贤弟照料了……”

古云天转过脸去,一行清泪潸然而落,然后他挥挥手,令手下人将赵彦山的六品官帽摘掉,上了枷锁,和古震一起装进了囚车押往长安。

腊月二十五日,李陶一行到达长安时,中宗命皇子李重茂率百官出城迎接。

当日,李陶与元氏进宫晋见中宗陛下。

当夜,李陶中宗祖孙二人促膝长谈一夜,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第二夜。

第三夜。

两人整整谈了三夜。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时糊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