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生在三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罗斯军撤退

公元一百九十五年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末尾,大秦一统天下后的第一个祭春大典如期举行。//.qb⑤这天早上当冬日的艳阳从东方升起后,祭春大典正式开始,陈楚作为大秦皇帝乘坐着龙辇行进在队伍的最中间,分外显眼;其后分别是皇后及众位贵妃的车辇,随后便是内阁大臣及各部重要官员;来自各国的使者则紧跟在众大臣之后,其中许多人都被眼前的盛况所震撼着;负责警戒的禁军及铁壁卫身着崭新的铠甲威风凛凛地在沿途全神戒备;整个洛阳城万人空巷,数十万百姓拥挤在街道两旁兴奋地欢呼着,这其中有许多是从外地特意赶到洛阳来看祭春大典的。

蜿蜒的队伍一直行进到洛阳城北才落成不久的‘天坛’。在这里,陈楚按照传统进行了冗长的祭天仪式。在整个过程中,全场竟然鸦雀无声,数十万臣民仿佛都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约束着。各国的使者也不禁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心中升起各样的念头。

祭春大典一直持续到中午过后,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时辰,不过百姓和群臣将士仍然没有一点倦意,也许他们现在都处在极度的兴奋中吧。

祭春大典最后在陈楚为所有阵亡的秦军将士向上苍祭告中落下帷幕。

祭春大典过后,所有的中原百姓都清楚地看到了一个新的王朝代汉而立,就连许多不愿意承认秦王朝的人也一样感觉到了,大汉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天下是大秦皇朝。

祭春大典之后不久,各国使臣陆陆续续离开洛阳回返,这其中当然也有罗斯的使者。为了与罗斯方面进一步磋商有关的协议,陈楚也派出了使者团。使者团将于罗斯的使者一道回到罗斯位于北方冰原深处的罗斯王都。

在罗斯的使者团中多了几个不速之客,他们穿着罗斯人的衣服,一直呆在马车中。“公子,我们~~”一个年长者欲言又止。他面前的年轻人皱眉道:“公达,不用再想了!借助罗斯的力量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原来曹丕和荀攸竟然在罗斯使者团中。荀攸叹了口气,颇有些感慨地道:“我只是担心有生之年无法回到故土了!”两人沉默了片刻,曹丕异常坚定地道:“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回来!”目光转向车外,看着渐渐远去的熟悉的景色狠声道:“陈楚既然没有杀我,我就一定要亲手毁掉他的大秦王朝!”曹丕森寒怨毒的语气令荀攸不禁打了个寒战。荀攸思忖道:“公子,我虽然也赞成你这么做,不过我希望公子也不要对此事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整个天下已经归心,而罗斯人未见得就能与秦军抗衡!”曹丕皱眉点了点头,很慎重地道:“我心里有数,公达不必担心。”

时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公元一百九十六年的夏季,中原的战火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了。然而南方交州仍然有反对大秦的势力,其成分主要是当地的蛮族,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再持续多久了,因为坐镇在交州的是在诸蛮族中拥有崇高威望的祝融一族的女主人。

差不多就在此时,在西边万里之外的罗马帝国的东北疆界上,罗斯人的军队非常出人意料的宣布结束语元老会的结盟,不再参与罗马帝国的内战。随后罗斯人的二十万军队撤出了罗马帝国的利西阿行省,紧接着又宣布将利西阿行省的根拖拉特献给元老院,根拖拉特就是日耳曼人的一个部族建立的小国,是罗马帝国的附属国之一,不久前被罗斯军队攻破。这里须要简要说一下当前日耳曼人的情况,目前的日耳曼族其实包括了后来的德国人和法国人等的祖先;他们居住在现在的德国到东欧这一片广大的土地上;没有明确的国家形式,除了靠近罗马帝国的几个臣服于罗马的日耳曼人小国;这些日耳曼部族在此时还是典型的蛮族,他们虽然英勇善战,但却是一盘散沙,而且几乎还没有高等文明。之前罗斯人的二十万大军就是通过日耳曼人聚居的区域对根拖拉特展开突袭的,为了实现这一点,罗斯人向几个最强大的日耳曼部落许下了丰厚的报酬。

罗斯人携带大量的战利品撤离根拖拉特。随后罗斯军队在日耳曼诸族的腹地会见了日耳曼诸族的代表,罗斯军队将大部分的战利品交给了他们,这令这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蛮族份外欣喜。罗斯人在离开日耳曼人聚居区之前与其中两个最大的日耳曼部落秘密达成了同盟协议。

罗斯大军继续东返,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后世的基辅城,不过这个时候的基辅并不叫基辅,而被命名为彼得大帝堡。其实彼得大帝堡只是一个才落成不到五年的城堡,五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原。在当今的罗斯皇帝彼得凯经过十年的奋斗终于统一北方冰原的大部分蛮族后,便宣布罗斯帝国成立,随后他决定在现在的彼得大帝堡的位置新建一座皇都,三年之后,皇都落成,彼得凯将其命名为彼得大帝堡。

洛阳皇宫临德殿。

“陛下,有来自西面的消息!”贾诩双手捧着一封传书禀报道。此时,在临德殿中的还有周瑜、徐庶和鲁肃。

“念。”

贾诩当即摊开传书道:“这是在桂霜王都我们的密探发来的情报。当前桂霜主力仍在西部的十三行省中平乱!王都内物价比去年的这个时候长了五成!”

“完了?”陈楚有些诧异地问道。

贾诩点了点头,抱拳道:“只有这么多!”

陈楚摸着下巴思忖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桂霜方面平乱的进展非常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罗斯军撤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