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战明末>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眼便到了九月下旬了,这时候秋高气爽,人壮马肥,确实是开启一场大战的最好季节。

在呆着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明军这些人还是做了许多事情的,尤其是宋王朱慈烺,这时候的他也没有闲着,虽然表面上看似好像每天啥事也没有做,嘻嘻哈哈无心无肺的,但实际上他却是密切着辽宁城的情况,一直都在看着与辽水对岸后金军的动静。

同时,他也在考量当地官员的政绩,至少他要看那几个目前决定着辽宁大小事务的文武官员,因为他们才是这个地方的父母百姓,所以考察他们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如今的辽宁局势变得难预料,城内百姓的恐慌程度也一天比一天严峻起来,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就是城中的粮草日益减少,要是等到洪承畴率大军前来,这个城里的粮草估计不够三军用几日的,虽然城内事务由县令刘海和几个当地有名望的是土豪主持,而在军事上就是有一个人独断专行的,毕竟在军事上还是要有着高一的统一,现在就是辽宁武尉李丙充当“大将”,其他几个县的校尉充当着他的副手,帮助他们管理着几万人的军队和百姓的治安。

不夸张地说现在这个城里相当于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眼下的辽宁俨然好比是吸收了其他的地方文武官员,因此哪怕辽宁涌入了数不清的难民百姓,这集几个县之地的官员们也能腾出手来处理这两河流域上上下下的各项事务,主要是人比较难管,地方还是没有变的。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城里的水和土地开始紧张起来,这是他首先要去解决的,后来经过十几日观察的结果让朱慈烺不由地有些感慨:大明对于地方文武官员的任命还是恰到好处的,他们的任命果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他们都是经过常年积累的考察才能坐到这个位置,但凡能坐上一把手位置的官员,那都是不是普通的一般人,他们果然是有些真本事,毕竟他们至少有管理1万多人的百姓和军队,要是他在他们的胸膛里没有点墨水,那怎么能管理这么多人呢?

比如辽宁县令刘海,这个人就非常有才华,现如今他就将如今的辽宁城安排地井井有条,在这个城里完全没有线被灾难笼罩着一样,他就会经常不断的效仿前人的手段安抚难民,由于的工作也做得很及时,他们这些文武官员也得到了很大的赞扬,先如今城外的难民并没有与辽宁本地民户的矛盾,这都是这个县令的工作做的十分的好。

看看军事方面的对比,相比之下更为出彩的恐怕还得数辽宁武尉李丙,因为他在这方面做的也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经过朱慈烺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李丙这个人非常的心细胆大,在某一方面说他或许并不是一位擅长打仗的将领,但是在私下里这位皇子殿下据说个人武艺不错。

但是在某些事情上这李丙胜在做事非常仔细,就说说他能够在辽水南岸安排了详密的盯梢人马,防止的突然袭击,他尤其是晚上会加派人手严防着南岸的后金军趁着天黑强渡辽水,有这样的目光的人就非常的少,至少从这一点判断这皇子殿下觉得他还是十分合格的一个将军,在军事上的安排也是非常的合理有条不紊。

更值得推崇的就是辽宁城内的军队,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施行着“兵不卸甲”的策略,由于现在兵源紧缺,能上场打仗的战士非常的少,所以这些精兵强将卒时刻准备着出城驰援辽水防线,虽然他们龟缩在城里,但是他们作为最坚强的后备队,总会在后金军队出现的时候给他们进行突如其来的一击,如此也难怪后金军明明在兵力虽然远超辽宁大明王朝的军队,但是至今却仍未占到一丝一毫便宜,就是因为这个预备队的存在没能让他进一步。

说起来最近后金的进攻也越来越强,因为双方都知道这场战役不能耽搁的太久,兵法有云,不在而屈人之兵者,为大胜也,居然在十日里金军也曾对辽水发动不止一次的战争,他们后金军队试图一次造桥强渡辽水,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在李丙这些校尉带兵阻击下,后金军最终竟没能顺利地打进城来,乖乖的退了回去,这个时候看的军队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力,仅此一役的10万军队变成了9万,至少在人数上他们又少了一些阻挡力量。

当然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皇子殿下的眼光非常的独到,毕竟他可是天家的皇子殿下,在观察中朱慈烺也注意到了李丙所暴露出来的弱点,他的弱点也正是每一个大明将军所拥有的缺点,其实在他们的身上并不是什么大事,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并不算是很大的缺点,应该说不足的地方,因为我们这些将军根本没有想过反攻后金军队,就目前的局势他们只这些人只是被动地防守这辽河流域,这在朱慈烺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有句俗话说得好,毕竟这久守必失,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攻和守只是在相对转换而已,如果一味仅仅只有现在城里这万余兵丁的辽宁占据城池要地,他们能在辽水这附近的土地上对岸九万后金军先锋面前守多久

一旦后金军结束了周边地区搜刮钱财的行动,等到后金军队收刮辽水以南财富已经充满他们的口袋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正式对辽宁发动攻击,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他们南下的收获,他们必须要采取行动来打败这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四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