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lún_lǐ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话是培根说的。
别看培根在这段话里说了一大串,但是归根结底这些事情的前提还是在读书二字。
只有一个人阅读量到位了,才能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去讲什么科学、lún_lǐ、逻辑之类的东西。
乔含章还是很喜欢读书的。
闲暇的时候,品一盏香茗,捧一卷诗书,看落叶飘零,听雨敲窗棂,这当然是一种无上享受。
有这么一个爱好,总比溜粉、赌博这样的不良嗜好要强多了。
而且不管是做导演,还是做买卖,或者干点其他什么事情,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肯定是有益的。
具体到导演这一行,只有多看书,多积累,才能提高你在电影上的审美。
无论是写剧本,或者拍电影也能得心应手。
对于演员而言,他们同样需要多看书,多积累。
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角色,把角色形象地演出来。
当然肯定不是让你去读什么心灵鸡汤、励志语录之类的书,那玩意除了给人打打鸡血以外,没有半毛钱的用处。
另外,读书学到的东西以后在社交中也大有用处。
至少和某些爱好文艺的大佬聊起琴棋书画、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还能跟上他们装逼的脚步。
你要是跟不上他们的节奏,那个场面难免还是有些尴尬的。
所以骚年们,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你们还看什么网络小说啊!
都赶紧回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太祖的谆谆教诲还历历在耳。
不每天在心中默念几遍,根本就对不起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
好吧,话题扯得有点远了。
喂,你们都给我回来,这本书还没有写完呢!
乔含章和胡戈、天仙妹妹说起读书这件事也是有感而发。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演员的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
至少不要因为在公众场合说错话而闹出什么笑话来。
就比如演艺界某着名佛系演员——刘思思,她就曾经因为在《步步惊情》的片花里就把沮丧念成了“且丧”。
顺利获得了“且丧姐”的称号。
超女章涵藴则是把“憧憬”说成了“景”。
大宓宓把“莘莘学子”说成了“辛辛学子”。
诸如此类的明星露怯每年都不少见。
你要是再对外界树立一个卖弄文化或者学霸的形象,那不更是啪啪打脸。
反正从装逼东到关格格,玩这种类型人设的明星崩塌了不止一个两个。
没有那个金刚钻,你就别揽这个瓷器活。
结果玩脱了,很开心吗?
好吧,一水的吃瓜观众表示确实也蛮开心的,又有笑话可以看了。
这些明星可谓是把娱乐的精神贯穿到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娱乐了自己,也娱乐了大众。
演员通过读书除了能提高演技之外,还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在待人接物等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反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老胡本身就是那种比较喜欢读书的演员,对乔含章的这番话还是相当认同的。
前世在出了车祸之后,老胡也是情绪十分低落,只好通过读书提升自己。
“如果皮囊难以修复,我愿意用思想去填满它。”
这是老胡的原话,这个觉悟相当难度。
还出过一本《幸福的拾荒者》,文笔和感悟都挺到位的。
最终经过多年的累积,老胡凭着《琅琊榜》和《伪装者》两部爆款剧厚积薄发,完成了从偶像派到演技派的转型。
当然了,这个演技派只是相对而言。
和人艺的那伙大拿们或者李雪建、陈到明、陈保国等人一比,胡戈肯定是被人家秒成渣。
但是和李一峰、刘壮实、加拿大炮王等人比起来,我胡绝对是影帝一般的演技。
天仙妹妹虽然学习成绩稍微渣了一点,一看书就有点头大的感觉。
但是也知道乔含章说这话肯定是为她了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
528房间的这场戏是迈克尔·基顿的最后一场戏。
老基顿在《盗梦空间》当中的出场次数不算多,除了老费舍的病房之外,剩下的出场都是在梦境之中。
戏份不算多,可是老基顿的表演还是很出彩的。
把一个将事业当成终身寄托的男人所有的那种满腹心计演绎地十分形象。
单纯从演员的角度出发,老基顿的表演无可挑剔。
这样一个人,要不是当年作死地拒绝了《蝙蝠侠》,说不定真的能走出另外一番天地。
至少成为一个弱化版的约翰尼·德普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德普手握《加勒比海盗》这个系列的男一号。
就算这个系列电影以外的大部分电影都扑街了,依然不影响他的钱途。
老基顿要是当年不闹那么一出,说不定也能继续吃上三四部《蝙蝠侠》的红利。
只是在演技上肯定没有如今的水准,更不用说后来凭借《鸟人》得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艰难困苦的生活往往是人生的催化剂。
老基顿这几年在好莱坞确实也混得相当的不咋地,一大帮后辈演员早就将他这前浪快拍死在沙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