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史沉默了片刻,方道:“若不将奸邪庸碌斥退,正人干才岂有进身之机。”他低下头,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沉声道,“这是社中同仁数载搜集来的,荆湖南路赃官庸官的名单。”这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官员的名字,几乎占了荆湖南路官员的大半,令人触目惊心。曹良史又补充道:“这些人劣迹的记载,少阳那里也有一份。”
陈东微微叹了口气,将那名单接过了来,扫了一眼,点了点头,低声道:“曹兄辛苦,此事当从长计议。”他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沉声道,“当年揭帖之案,起因是奸贼童贯,如今蔡贼虽然被逐,但童贼仍然在蒙蔽圣听,所以当务之急,是驱逐童贼!”啪的一声,将那张名单一起重重地拍在桌上。
听他提及童贯,吴子龙和曹良史二人同时凛然点头,吴子龙沉声道:“童贼不灭,我等誓不干休。”“对!”草庐外面风声呼啸,不远处的山道上,又有一杆滑竿正徐徐上来,那乡绅突然听见庐舍中暴喝一声“对!”吓得打了个哆嗦,暗道:“还没有当宰相,这威势就已不得了了。”
此时,汴梁的白玉宫垂拱殿里,官家赵柯忽觉有些头疼,各地上奏称赞陈东乃当世大贤,举荐他的人太多了,甚至将他和王文公相比,“少阳不出,奈苍生何!”他将这些奏折放在一边,暗暗思忖道:“不过三十许人,怎地有这么大的名声。”原本要大用陈东的决心,不免有些犹豫起来。
而另外一些奏折,丝毫没有提及陈东,只说学社士绅现在指摘朝政,甚至诋毁官家,闹得越来越不成话,其间断章取义出来的一些句子,委实让赵柯有些恼怒。而祖宗之制乃是优容读书人,这些士人乃是巩固大宋江山的依靠,赵柯不禁又头疼起来。
“陛下,赵丞相来了。”检校太尉童贯知机地换上了一盏新热的养神茶,恭敬地站在一边,他眼睛扫了那些奏章一眼,心中了然,脸上却不动声色。赵质夫此来,仍是为了征辟陈东入朝。
赵柯揉了揉太阳穴,沉声道:“请丞相进来。”
赵质夫端着宰相气度进来,见陛下正低着头喝茶,心照不宣地看了童贯一眼,当赵佑放下茶盏时,却又端然肃立,行礼过后,目不斜视地秉道:“陛下,这陈东乃国家栋梁之才,自当征辟为国效力,只是此子尚且年轻,骤然大用的话,恐怕于国无益。”
“哦?那依丞相之见呢?”赵柯淡淡道。
“陈少阳以刚直著称于世,若任为监察御史,则可以抨击奸邪,为陛下拾遗补缺。待一两年后,在州县位置转上两转,便是可以大用的国家栋梁了。”赵质夫正色道,语调铿锵,掷地有声,“陛下继位以来,普天同庆,万象更新,既斥退奸邪,又任贤使能,使野无遗才,朝多君子,天下生民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