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扩张之路>第三百六十章 善意 驻军与关税
。又称厘捐、厘金税。

厘金主要起自于太平天国时期,当年曾国藩创办湘军,没有朝廷经费辅助。一切均要设法自筹。厘金是曾国藩的财政来源,曾国藩在湖南特设东征局,在湖南省厘金的基础上再加抽半厘。厘金一直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之一,各地方政权无不巧立名目,以各种方式横征暴敛。清政府始终未能完全将厘金正式纳入财政体系,“各省厘金实收之数,竟数倍于报部之数”。

厘金税率在开办之初为百分之一。以后逐渐提高,至光绪年间,多数省分的税率在百分之五以上。如: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为百分之十。已是较高的税率,而江苏负担更重,其一般货物所纳额均在百分之十以上。因为遇卡抽厘,如定率为百分之五。只要通过四卡。即为百分之二十。上面说的还只是法定的税率,“其额外征收,或且较此为多”。

也正是由于厘金的问题,所以国内实业的创办失败者极多,因为厘金能让国货的成本提高2到3倍,甚至是3到4倍,根本无法与洋货竞争——————由于诸多原因,所以洋货是不需要缴税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不希望厘金解除。因为厘金的出现也阻碍了洋货在中国的流通。而且就算无法抽税,做些别的也是可以的。当时各地厘卡都有借故对洋货留难勒索的情况,对此西方各国十分无奈。

同时列强也认为厘金制度是“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1925年,北洋政府曾召集列强在北京召开关税会议,梁士诒代表中国提出《关税自主大纲》,要求立即解除与各国条约中关于关税的束缚;中国自1929年1月1日裁撤厘金作为回报。

在历史上他们也同意裁厘,并不断给后世执政的国民政府施压,甚至要求把裁撤厘金制度作为实现中国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就连日本人也只是以中国尚未裁撤厘金为理由表示异议…

所以如果严绍愿意以裁撤厘金作为善意的话,那么列强就必定要回报同样的善意。严绍并不指望只用这些就能取回所有的一切,但起码能开一个好头…

万事开头难,只要能把头开好,一切自然也就好办许多了…

当然,就算朱尔典不接受严绍的这份好意,严绍也一定会裁撤厘金,毕竟这东西对发展经济可说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反到是坏处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但是朱尔典肯定不了解这点。

也不奇怪,因为地方上的财税基本不递交的关系,原来的北洋政府在财政上可是窘迫的很。严绍在继承了北洋的遗产后,虽然比原来的北洋多出几个省的地盘,但实际上财政却并没能缓解多少…

地盘变大了,财政却还是那样,甚至反而变得更恶劣了一些。

严绍在安徽的时候敢于免除各项杂税,但是现在他还敢这么做吗?谁也不敢保证,朱尔典也是如此…

毕竟除了严绍他们几个外,没有人知道严绍的身家已经达到二十多亿这件事…

————————————————————

裁撤厘金这件事的确很让朱尔典心动,但他也知道这件事究竟有多难办,所以在沉吟了一番后朱尔典缓声道。“如果新政府真的能裁撤厘金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关于驻军及关税的事情恐怕…”

没错,厘金的问题的确让人心动,但如果单凭这个就让列强把驻军和关税的问题给弄掉,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别的不说,要知道这时的列强可是好几个国家呢,光是想要说服他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个时候朱尔典的语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因为他的确感觉到了严绍的‘诚意’和‘善意’…

“这个我也清楚。”严绍点了点头正色道。“所以目前我只是打算先开一个头而已,比如说驻军,先将驻军的数量减少到象征性的地步,而关税则是采取附加税的手段,事实上有关这件事我在来北京之前就已经与雷?科帕公使商谈过,至少在这件事上征求法国人的同意并不是很难,另外美国人那边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贵国也认同的话,这件事就算是完成一半了…”

微微沉吟了一下,朱尔典到是很相信严绍的话。

本来严绍与法国人的关系就很密切。现在他又成了中国名义上和半实质性的统治者,甚至很有可能是真正彻底统一中国的人,理所当然的,他在巴黎那边的重要性也会得到提升。

考虑到严绍和法国人的关系,还有他这次释放出的善意,再加上法国在中国本来也没太多的利益,在这件事上法国人会支持严绍并非不可能。

而美国人…

既然是英国的驻华公使。朱尔典自然有自己的情报来源,所以他很清楚最近几任的美国总统在竞选时,都曾经得到过严绍的大力支持。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很不错。再加上美国政府一直都在追求着所谓的自由贸易,而取消厘金恰恰最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想在这件事上争取美国人的支持也不是很难。

唯一比较难的就只有德国、日本、俄国和英国…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话,前者基本上可以无视。后者则是和德国穿一条裤子的。只要搞定了德国,完全不需要考虑奥匈帝国的看法,而德国人的话这些年和严绍相处的也很不错。

至于俄国人…

说实在的,如果说是外蒙或东北的问题他们或许会很关心,但是说实在的在对华贸易上还真没他们多少事,这点从当时俄国人在广州的领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章 善意 驻军与关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