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74.那一箭的风情

袁绍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许“我勒个艹”是个比较贴切的形容词?

话说那玩意真的可以被算作是形容词么,虽然用来形容心理活动的话或许也算贴切,不过考虑到为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也为了不至于像是那位用“我靠”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却被同为身为执法部门的同僚扔进局子里和自己亲手擒获的小偷一起带上20个小时,果然还是将这种如此贴切传神形容心理活动的词汇删除出袁绍这样身为文化人的脑海吧。

可惜除了那样的词汇,袁绍就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完全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嗯,这种状态或许用“理屈词穷”来形容也可以?

#放学后不要跑,我保证不打死你!#

——如果这个年代也有弹幕的话,估计袁本初童鞋此时已经将弹幕刷到飞起。

可惜就算是刷弹幕对于眼前的局面也没有一点卵用。

其实如果只需要对付那只袁绍熟悉的黑皮更黑心的矮子,袁绍倒是一点也不打怵,虽然说从小到大某只黑皮矮子可是没少坑袁绍,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袁绍对于某只黑皮矮子的行为模式可是相当的熟悉,对手会有怎样的反应就算不是闭着眼睛想出来,但也差不多八九不离十吧。

事实上就算背后又被爆菊的危险,可是对面的曹操却完全被困在了袁绍精心设计的蛛网之中,一点点被包围,一点点被紧紧缠绕,虽然不断在挣扎,可是却越陷越深。

果然,这就是袁本初对于曾经陪伴自己度过一个个无眠之夜的好基友的爱啊!

(某谜之黑皮矮子:此处纯属袁绍yy,与事实完全没有一毛钱关系!)

可惜的是,虽然曹操的部队被围得如同铁桶一般,战士们对于围攻曹操的战斗那一个个简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勇猛且疯狂,死战不退,令拼死求生的曹操军难以寸进。但在另外的一片战场,那以汉帝刘协为主帅(至少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援军却势如破竹,即使是袁绍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可是大部分士兵依旧还是不愿与这支队伍交战,甚至有的人还扔掉了武器掉头就跑,这样决绝的态度甚至就连袁绍军的执法队一时之间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不管袁绍如何向士兵们保证就算刘协因为士兵们的举动而不幸受伤,他也绝对不会追究士兵们的责任,然而这样的命令传达下去也遭遇到极大的抵制——除了一小部分袁家的死忠之外,不论是那些将军,还是他们手下的士兵都极为抗拒这条命令,而且军中不断流传着“谁碰了皇帝依旧谁就是替死鬼”之类的说法,尤其在看到那些跃跃欲试的少数派在敌军面前根本无法阻挡多久便被“碾碎”,大家对于继续进攻这种事情便更加没了兴趣。

士兵们受到流言的影响,而将军们则大多不需要流言挑拨也知道执行命令的后果,而这些将军们对命令极为抗拒的表现也进一步证明了那些流言的准确性。

的确有的人是袁家死忠,也有的人并没有将那个没有权势的天子放在眼里,但刘协终究还是已经坐稳了江山十余载的皇帝,一位天下大多数信息交流通常之地公认的大汉皇帝,经历大汉将近四百年的辉煌,你可以藐视君权,但你却不能亵渎君权,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哪怕现在看起来争夺天下的袁绍允许你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可是当他登上那个位置之后,重新建立秩序的袁绍同样有很大可能要拿那些曾经的胆大妄为者开刀,一来这是作为曾经汉室“忠臣”,又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应有的姿态,而另外的原因也在于对这种藐视君权行为的恐惧——你既然敢杀一个皇帝,那么第二个什么的就更没有心理负担了。

而且退一步考虑,在这个已经无法确定袁绍军是否真的能够胜利而归的时刻,对于绝大多数冀州本土出身的将军们而言,他们反而并不急于用那种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者说他们已经开始考虑自己和家族的后路——袁绍在颜良和文丑战死后所表现出的态度,还有他暗地里对外来派压制本土派的纵容,无一不让本土派感到丝丝不安和担忧。

如果袁绍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那么纵然分得蛋糕的比例有所缩减,但在蛋糕变得更大更多的情况下,分到的数量却不降反增,那么也多少能够弥补冀州本土派的失落感。

可是现如今的局面看起来可并没有完全倒向袁绍军,那么冀州本土派自然也没有了全力以赴的理由,甚至还会担心如果对刘协和他的部队出手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自己和家族被抄家灭族的因由,就好像许攸那样,明明前一天还是高高在上的袁绍座上宾,家族在信都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势家族,可是第二天便被抄家,随后尸体就齐齐被扔到乱坟岗……想一想都觉得心寒,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这些“聪明人”保持中立,消极避战的决心。

或许在他们看来,此时此刻他们没有立刻改弦更张,改旗易帜加入到皇帝陛下的旗帜之下已经算得上相当对得起袁绍,话说这得需要怎样的坚定的意志才能在大汉皇帝的威压光环下做到这一点啊,想一想就算是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一时刻的自己真的是好伟大好伟大。

好吧,找借口什么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那简直是天赋技能一样的事情,不过不管是因为怎样的借口,但大多数袁绍军兵将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所谓“中


状态提示:74.那一箭的风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