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皇分身系统>第123章 加官进爵

123加官进爵

【求收藏订阅!】

当卢象升,朱勇他们领军返回京城的时候,举城欢庆,十几万百姓出城迎接。

朝廷这边,甚至连孙承宗,杨嗣昌,侯恂这些朝廷重臣们都忍不住出城,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

“这么多百姓,都是来欢迎我们的吗?”

吴三桂骑在马上,望着周围官道上,人山人海的百姓,也不由得呆住了,随后便是惊喜。

此时的吴三桂年纪不大,和朱勇差不多,还没有后面的沉稳,此时露出这样震惊的神色,也不足为奇。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京城百姓和大臣出城接应一支明军。

要知道,明末这个时代的大明武将,虽然身份地位有所提升,但依然比不上那些文臣。

你见过有那支明军或明军将领,享受过全京城所有官员一起出迎的待遇,当年的袁崇焕都没达到过。

吴三桂这番话,是对一旁的朱勇说道。

临来之前,祖大寿特意吩咐他,让他多和朱勇亲近。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此时在大明满朝的武将当中,唯有卢象升和朱勇,是最受崇祯器重的。

不过,卢象升官职太高,是能和祖大寿平起平坐的,吴三桂不适合亲近。

只有朱勇此时官职和吴三桂相差不大,两人都是年轻人,更适合成为朋友。

吴三桂也知道祖大寿的意思,所以这一路返回京城的时候,吴三桂总是有意无意的靠近朱勇,与其交谈,拉近两人的关系。

对于吴三桂的这些小动作,朱勇当然感受到的,对于吴三桂的故意结交,朱勇并没有排斥,反而乐于接受。

对于这个后世,被华夏人骂了数百年的大汉奸,朱勇心里也不喜欢。

当朱勇也知道,明末这个时代当地鞑子入关时,做汉奸的多了去了,几乎大明所有的重臣,都投降了鞑子,也真不多吴三桂这一个。

从吴三桂自身层面讲,当时吴三桂选择投靠鞑子,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总比投降李自成要好。

而且,这一世随着朱勇的降临,大明不会再走以前的老路,或许吴三桂也就不会有投靠鞑子的机会了。

抛去这点不说,单从领军打仗方面来说,吴三桂真的还是挺有能力的。

单从这次伏击鞑子一战上,就让朱勇大开眼界。

吴三桂麾下的八千关宁骑兵,精锐程度丝毫不输给祖大寿麾下的关宁骑兵。

至少在大明没有灭亡之前,吴三桂基本上不可能投降鞑子,倒是可以一用。

“哈哈,孙阁老,杨尚书,诸位大人,怎么还能劳烦你们一起出迎呢,真是折煞卢某了。”

很快,以卢象升为首的明军将领团队,就最先抵达了京城东面的朝阳门,卢象升翻身下马,大笑着走到孙承宗跟前,说道。

七十多岁的孙承宗,历史上原本会在这次清军入关时,因为在高阳抗拒鞑子,被多尔衮处死,全家被杀。

但这个时空里,此时七十多岁的孙承宗却精神矍铄,还位极人臣,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这一切都因为朱勇的到来,改变了这位老人的命运。

这个时候,孙承宗微笑着看向卢象升,开口说道:“卢大人大败建奴,劳苦功高,老朽岂能不出迎呢!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微臣叩谢圣恩。”

卢象升举手朝着皇宫的方向一拜,说道。

“卢大人,咱们先入城吧,我们已经在城内安排好了一切,卢大人先入宫面圣,然后我们再为诸位大人庆功。

你们这次立下了大功,击败建奴,歼灭数万建奴大军,还解救了几十万百姓,夺回钱粮无数,是朝廷自宁远大捷后,又一次大胜。

圣上已经恩准,京城欢庆三日,与民同贺。”

杨嗣昌也是面带着微笑,对卢象升,朱勇等人说道。

他身为兵部尚书,这一次卢象升和朱勇他们击败鞑子,打的确实漂亮,他与有荣焉,心情自然好极了。

“好,咱们入城。”

随即,凯旋而归的大军入城,百姓欢呼,大明京城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欢庆的场面了。

这些年来,鞑子屡屡入关劫掠,屡屡兵临京城下,吓唬崇祯和京城内的百姓,京城内的百姓也是惶恐不安,生怕那一天鞑子真的打进城内。

但这一次,明军的大捷,让他们多年来的惊恐担忧,有了舒缓,自然值得庆贺。

京城的百姓庆贺,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大军入城时,那些浴血奋战,凯旋归来的明军将士们,望着那些对他们招手欢呼的百姓们,一个个也挺直了胸膛,第一个为当兵感到荣耀。

这年头,流传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兵的地位和后世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朱勇已经在心里想着,接下来该提升武将和士卒,在大明的地位,改善朝廷文重武轻的局面。

接下来的几日,朱勇意识再次将领崇祯分身,召见了卢象升。

然后,根据这一战诸将所立功劳,对卢象升,朱勇,祖大寿等所有参与这一战的将领,都进行了丰厚的封赏。

当然,封赏主要以封官加爵为主,或是赏赐田地,不过金银赏赐较少,谁让大明朝廷现在依然不富裕呢。

相比起加官进爵,那些明军武将对于这些黄白之外,远没有那么在意。

有权就有钱,这个道理在那个时代都一样,明末也不例外。

这一次,朱勇没有吝啬封赏,


状态提示:第123章 加官进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