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位面商人在明末>33【农务全书】
白羽已经是相当崇拜了,不过【政务全书】这几个字对于想当官一直没当上的张天宏冲击实在是大了点.

不过张天宏打开【政务全书】一看,却是不得不连连点头了,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政务全书】!里面兴修水利,安抚百姓,建立保甲,财务审计,一应俱全,如果熟读了,当一个知县知府不但是绰绰有余,做一个名臣都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尤其是刘白羽的书重点强调了古代下层百姓的心理以及数据管理.这两者正是古代政府管理非常欠缺的东西.

如果按照现代的观点来说,身为一个城市管理者,高级公务员,不懂的一般百姓的心理以及数据管理,基本上就是分分钟出问题,被扫地出门的结局,不过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科举之后,这两点还真是基本每个官员都办不到的!

为什么呢?这就和科举制分不开了,唐朝科举制刚出现的时候,还有名医,名算等结合实际的科学,发展到明朝之后,未来的重要官员们都在苦读,趁早中进士,哪有功夫去实践求知呢?这就和不少人上了大学之后才了解社会的许多常识是一个道理,如果仅仅是这样,问题也不是很大,毕竟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才了解社会也迅速的融入社会了,只要有融入社会的愿望,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大.

但问题是明朝的科举制度有许多潜规则,其中有两条影响非常大,一是神童现象,这神童么,就和现在什么十四岁的高考状元什么的一样,吸引眼球了.不过有一点阴暗的地方,就是心照不宣了.一个成熟的官僚体制,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有两点都是很重要的,一就是资历,年纪越小,进入官场越早,也就越容易提拔,毕竟除了少数手眼通天和能力超强之辈,大家其实都差不多的水平,苦劳这种时间凝聚出的东西也就很关键了,毕竟老师就是学生爹,你当了一把科举的主考,选了个年岁大的,没几年就退了,岂不是浪费了官场中最好的机会么?

明朝闻名的神童首辅就有解缙,严嵩,杨廷和,李东阳,张居正等人,这些人正邪,功过且不论,少年闻名和神童现象有关了.

第二个原因还是资历,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预备资格,三等则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甚至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状态提示:33【农务全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