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位面商人在明末>379对于冉闵的评价问题
识形态领域的大炸弹啊!这可了不得!刘白羽这一招比东林党空谈什么民贵君轻厉害多了.借助华夷之辨的大义名分和忠君对立起来,高实在是高!

“青山居士说的没错,只是张宾,王猛之流,助纣为虐,是汉奸无疑,可是有些人就还得商量,比如说为了中原百姓,对契丹忍辱负重的冯道相公,协助北魏孝文帝汉化的诸多汉臣,也是为了天下汉人保有元气,不得已忍辱负重,似乎不可一概而论吧!”张溥觉得刘白羽这话说的有点满,提出了自己的保留意见.

“那是自然冯道相公对契丹忍辱负重,我是向来佩服的,不过明华夷之辨不可让步,我准备按照自己的《历代政治得失》重新修订历朝正朔——五胡十六国,契丹,金,元诸多胡人王朝都是伪朝,这些胡人王朝的汉官,家族修墓志铭的时候,要比汉人正朔低sān_jí,为胡人直接出力攻打汉人王朝的——统统算作白莲之流自称的伪官,你看如何?”刘白羽放了一个巨型地图炮.

“这……青山居士这样做,只怕很多年代悠长的大家族不服气啊!”张溥吓了一跳,别看他敢骂皇帝博出位,实际上这不过是明末知识分子的潮流罢了,张溥也是顺势而为罢了,真要对上天下一小半的读书人,张溥心里还是毛毛的.

“哼!只要先拿出华夷之辨,让天下读书人知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道理,这也不算什么?我准备把武悼天王的大魏和东晋一起列为正朔,只要大义名分定了下来,有些人反应过来,做螳臂当车的事情,却也是来不及了.”

“把冉棘奴【冉闵】的魏国和东晋一起列为正朔?”张溥倒吸了一口冷气,终于明白刘白羽想做什么了,直接用华夷之辨代替传统的君臣道义,这货要挖帝王的总根子啊.

冉闵在古代一向评价不高,其实就是因为违反了封建的君臣道义,在古代文人看来,你冉闵效忠东晋就不该称帝,人家石勒以子侄待你,你就该死忠屠杀汉人,甚至杀汉人为食物的石勒政权才是忠义么.

房玄龄的《晋书》酸溜溜的说道:1“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27];2“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司马光《资治通鉴》也阴阳怪气的说:“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

就是封建主义自由化的王夫之都评价说:

“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呜呼!”

范文澜《中国通史》:1“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諡,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31];2“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31]

范文澜《魏晋南北朝史纲》:“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冉闵之百战百胜,颇似项籍、孙策’,与石氏余孽角逐,未必会遽败,而慕容氏加入这场与它本不相关的战争,挟其方兴之势,其气完,其力厚,‘是亦其所遭之不幸也’”。

其实说的穿了,儒家知识分子就喜欢小恩小惠,民族大义不要紧,只要能让我做人上人,得到实惠,开科举是,那么跪的是大金,大辽,大元,大清其实并不重要.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冉闵这种桀骜不驯的家伙,如果自己的臣子有样学样那就是一场噩梦了.这就是封建社会家天下的局限性了.——只是现在还有一帮子连文言文都读不明白的人,非要代入帝王将相,而不是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来看问题,真是该想一想自己配不配姓赵了.

相反到了近代,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封建的君臣道义被扫进了垃圾袋,冉闵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平反昭雪.

换句话来说,冉闵的评价问题,实际上是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对决封建君臣道义的问题,刘白羽把自己的立场摆到冉闵一边儿,就是准备把中国人的思想代入近代!

!!


状态提示:379对于冉闵的评价问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