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蓝光记事>01.毕业那年(1)
棣‘嘿嘿’地笑了:“我确实没那么多豪情,不像东北爷们。”

“你呢,是一个心思很细的人。”

“哦,还是女人。”

阿什莉真的有些发急,但还是耐住性子:“你怎么不好好说话,男人也分好多种。”

喝口咖啡,米棣压低着语气:“我属于那种?”

阿什莉沉浸在自发式的偶感里:“你很守规矩,很尊重女人,并且很爱学习,向上的那种精神。”

“哦,你让我有些飘。看看街道上的那棵树,它从不企图什么,只是站在那里,新鲜和美丽。我很普通,真的,走在北京的街头,在人群里认不出来。回归我们学习生活里,说我中规中矩可以,说我是学霸也可以,这是事实,我有些太自恋!”

“怎么可能,很符合美国人的精神,因为你做到了。平时看你很呆,可骨子里有股正能量;也是最迷人的地方,我喜欢你这样的男人。”

把话儿切入正题,也是早有预料,但也应学会理解。 “真不希望你夸奖我,脑子需要多转几个弯,给我一个思考和沉淀的时间,否则消化不了。”

阿什莉很直接了:“如果你去美国,我的家庭会支持你,比在中国有发展。”

阿什莉是富豪的家庭背景,这个圈子里都知道;出国留学,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

“我不愿意离开中国。”

“我可以嫁到中国来。”

这是米棣万万没有想不到的,而且她的态度又这样坚定。在北大一万多学生中,阿什莉算得上是有名的校花,又有家庭背景,谁不想接近她?她家在北京有很阔气的住宅,由于学习不方便,又显得孤单,便搬到学校公寓住。成年人的世界,米棣不爱闲扯一些无节操的片段;他不想离开中国,也不喜欢美国式的婚姻。更不要说,千里之行,结局会很惨,他给自己下了结论。在米棣的意念中,爱情不可能永远存在,婚姻更多的是信赖和支持;这不是自己的选择,早晚会有闪失,也是内心抗拒的原因。然而,阿什莉已经把实质内容阐述得很清楚,如何也要把自己的态度说清楚。

米棣表达得很委婉:“我们能理解得越多,猜想得越准确,许多错误就会越容易避免。”

阿什莉寻思了半天,根据精细的理解,终于明白了表达的意思:“我们在观念上有差距?”

“可以这么理解。”

“ od!让我放弃?”

“何必那么执着。”

但见米棣把口封上,使得阿什莉的思维转速困难,她没有想到。周围的环境也是静止的,无论是谁,想要专心地去得到一样东西,那种心境必定会跋涉了三千里路。这样的故事,根本就没有人犯错或不对,有些事情,主要是从谁的角度去看待。越想要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不遂人愿的事情真的很多。米棣的拒绝令她精神受到意外的冲击,经过缓慢地调理,只好转到学习上来。

阿什莉:“不说这些了”,但她的内心仍感到很痛苦;人在用心的时候,突然眼前的目标不见了,会是怎样的失落!冷静了一下,“你的论文写完了吗?”

“快写完了,题目是《天体物理学与现代宇宙观》。”

“我的是《近邻星系中星族和尘埃的紫外红外观测特征研究》。”

“哦,不错,符合你研究的领域。”

“哪能和你们比,只是从小有几分好奇心;父母早就想让我进鲁道夫?斯坦纳戏剧学校学表演,后来还是尊重了我的意见。你知道的,院,干嘛来中国?干嘛去学这样的学科?我的性格有时候执拗得要命,没出国前,对中国特别的向往。”

米棣:“现在呢,还是以前的想法吗?”

阿什莉点点头:“嗯,中国是个很神圣的国度,这里的风土人情让人留恋。”

米棣:“对了,有人说你长得很像你们国家的影星詹妮弗?安妮斯顿。我看过她的照片,真的有几分相似。”

提起安妮斯顿,让阿什莉舒颜了许多,用手捋了捋自己的长发,站起来把杯子里的咖啡重新续上新的。端着咖啡来到窗子前,看看窗外面稀稀落落的行人与汽车,心里却是由衷的惆怅与失落。情感这种事情,很难说清楚,总会有那么多的意外。或者说,意外也是种遗憾,遗憾也是种美丽。

转过身来:“这是我有生以来,印象最为深刻的交谈,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米棣也轻松了:“毕业在即,我们系里有许多的外国留学生;由于学习的原因,在中国的这些年,也没好好感受一下北京。毕业还有一个多月,想趁这个机会,让学生会组织一次怀旧之旅,游览一下北京的历史古迹,也让我们的身影永久地留在一起。”

“我非常同意。”

“让郝秋岩规划一下线路,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夜色阑珊,北京街头的人流熙熙攘攘,人们都在这个时刻缓解一天工作后的疲劳,感受这份喧嚣与宁静.他们从咖啡厅出来,拦了辆出租车,返回北大学生公寓。


状态提示:01.毕业那年(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