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弱者的悲哀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对于日本人最了解,杨元钊绝对称之为其中之一,并不是说他对于日本研究的非常透彻,他甚至还不如这个时代,曾经留学过日本的那些学生,可是未来的历史,给了杨元钊参照,因为中国的出现,历史已经改变了,不能够成为判定问题的关键了,可是对杨元钊来说,从后世历史之中,判定日本需要什么,这比较的简单。

日本人性格奇怪,而且有坚韧特性,二战之后,能够在极度困苦的条件之下,成长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甚至连他们的主子美国都感觉到威胁,用实力压迫,让日本同意广场协定,收割日本,让日本开始了长达30年的衰退,几乎是一蹶不振。

可日本还是坚持下来了,那种骨子里面的坚韧,他们不可能因为阿拉斯加困难而不过去的,对于土地的渴望,让他们会珍惜每一寸土地,阿拉斯加17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起东北三省更大的多,资源上面,绝对比东三省更加的丰富,因为这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到21世纪,还有狗头金发现。

如果阿拉斯加还不是一个诱人的骨头的话,可以再加上还有加拿大,这个9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庞大国土,人口才一千多万,虽然说,加拿大同样是英联邦的成员,可在战争的关头,英国能够干涉多少。

在注定中国不可能在美洲争取到足够权益的前提下,与其这些东西注定要失去,还不如便宜日本,这可以作为巨大的蛋糕。这么庞大的地盘,足以满足日本方面对于土地的一切需要,只要日本人上钩,踏上了美洲的领土的话,日本人就不可能回头了,他们跟美国之间的关系,注定无法调和。

到时候,日本就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彻底放弃亚洲的领土,进入到美洲,这对于中国而言,是最佳的选择,再也没有后顾之忧,进入美洲的直接结果就是跟美国对抗,日本在拥有了加拿大庞大领土的情况下的跟美国对抗也未必落于下风,当日本的拼命精神跟美国对上之后,美国将会永无宁日。反之如果日本不放弃亚洲这边的话,中国随时都可以捏死日本的命门,他的要害直接露在中国的攻击范围之下,布置在朝鲜的战略机群,可以笼罩日本全境,到时候,实力更进一步的战略轰炸机,足以把日本四岛炸回到原始社会。

国与国之间,没有所谓的友谊,关系,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对于日本来说,是赤裸裸的阳谋,在土地的诱惑之下,日本别无选择,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可是日本人所拥有的那种疯狂,那种不顾一切的战斗力,如果在中国的推动和武装之下,就会成为另外一把尖刀,一把威胁整个协约国的尖刀。

似乎,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成为上位者之后,很多****时代的想法渐渐的消失,原则和立场不会变,可是在某些事物上面,杨元钊更加的懂的变通了,只要目标不变,在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上,可以更加灵活,甚至腹黑,可是那又怎么样,国与国之间,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强弱之间的,可以用一些手段,却不可能解决一切的,真正的东西在于力量。

就如同当年被誉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纵横外交领域,却没有用处,列强们一个蛮横,直接一拳打过来,根本就没办法接招,中国也是这样,拥有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稍稍用点手段,在强大的力量的推动下,就是锦囊妙计。

慢慢的完善了这个想法,在这样想法的支持下,杨元钊再一次的看待这个问题,就没有了之前跟日本和谈的屈辱感了,反倒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衡量这个问题,日本看起来态度非常低,也拿出了诚意,可是就他所看待的东西来说,这个诚意不够,甚至是远远不够。

杨元钊在报告上面签署了命令,又把这个报告给打回去了,在外交部和参谋部看来,让日本加入是利大于弊,日本已经表现出了这种态度,对日本采用强硬的态度,有些太过苛刻了,日本那点东西,在中国看来,几乎是可有可无的,中国经过了完整的工业化之后,可能的一个普通的省的产值,都有可能超过日本,双方的追求已经不一样了。

外交部和情报部正是这样的认知的情况下,才做出了同意日本的这个要求,只要日本愿意依附于中国,并且为中国在这一场世界级的战争会中,提供足够的帮助的情况下,日本就可以加入到中国的阵营之中的,然后日本就可以冲到前方,把他们力量作用于中国的身上,帮助中国分担压力。

从后世走来的杨元钊非常明白,日本人虽然是已经穷途末路了,却没有到最终的地步,日本人玩的花招是什么,他一清二楚,就是依靠着中国的力量抵挡住协约国,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必须要走的路,没有必要让日本人获得实惠,而自己替他们挡灾,这点说不过去的,必须要把泡沫挤出来,让日本在削弱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杨元钊的批示非常的完善,其中就讲明了日本如果转换立场之后,会获得多么大的好处,并且提到了日本的个性和未来对于日本的要求,不单单是抓呀,而且必须要把日本引入到美洲,让日本代替中国跟美国对抗。

能够在目前中国的参谋部,外交部任职的,全部都是人精,他们迅速的从这些信息之中,看出来了很多的东西,别的不说,之前分析了日本情况,更多的是从日本经济形势和国家形式上面分析的,没有分析到日本加入到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弱者的悲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