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钊之所以强行要这个,原因也非常的简单,主导性,一流的大学之中,本身就拥有巨大的有事,无论是吸引力上面,学生生源上面,还有科研实力上面,在一定的程度之下,做好侧重点,让这些一流大学承担起更大的任务,这其实也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一些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研究所,无不是站在整个世界巅峰的,不但研究做的好,而且赚钱能力也巨大,这才是正确的发展,在说了,这也带有巨大的导向性,鼓励这些学校努力向一流靠拢,至于到了一流的程度,会不会有这么多,那就要看未来的政府财政收入如,收入高了,当然是有了。
第一流的大学,除了底蕴,名气之外,就是实打实的成绩,每年在大学评比有一个分数,转化了多少实用技术,填补了多少的国内空白,提升了多少世界先进,甚至是一些基础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多少硕士生,博士生,以及这些学生都获得了那些成果,都有严格的规定,正是这样的严格规定之下,第一流的大学,在中国很少。
因为严格的关系,再加上2年评选一次的,第一流的大学并不多,一共只有36所,其中12所在包头,他们也是包头崛起之后,第一批投入和建设的学校,由于得到了杨元钊的倾向,在最初的投入就非常强大,特别是硬件上面,几乎完爆了世界上其他的大学最初的时候。
就拿西北大学为例的,从兴建到最终的4年级招生的,每年的投入高达的1.8亿美元,总投入超过了8亿美元,这样的投入,即便在欧美也足以砸出来一个一流的大学了,更别说是在中国,最开始的一两届,还因为师资力量的问题,有钱都没地方花,先期进行的是基础建设比教育师资重,毕竟投资很简单,有钱就行了,老师总不能变出来不。
后面,在西北第一批出国留学生,用了2-3年的时间,完成了本来四五年才能够完成的学业回归西北之后,在这些学生和之前的教师的帮助下,西北大学才大规模的扩张,从5万人,10万人,15万人,招收人数一路的上升,成为了中国最强大的学校,也是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极限的时候,接近80万人在一个大学之中学习,这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是不可能有的学校规模,却在中国正常的存在。
西北大学在包头附近,几乎是一个小型的城镇,早就从包头搬迁出去,目前是在距离包头55公里的一个大学城,这里集中了4所一流大学和34所其他大学,每年总学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可以说是包头附近,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西北的这些学校,由于有了巨大的支持,底蕴非常的强大,扩张速度非常的快,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够进入到一流的领域之中的,在这个时代,中国推定的方法是全面的科研,可是一些天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依然有一定的优势的,特别是西北统一全国之后,全国的大学都在拨款的范围之中,并不以西北和其他地方为分别,甚至为了扶植这些学校,投入有所倾斜。
对于非西北大学支持的推行,是在1911年之后的事情,前期在西北建设的很多,他们最终冒出来的,成为一流的不多,也就是一些有底蕴的学校,比如,北大,清华这两所后世鼎鼎大名的学校,最终西北拨款和自身的努力之下,跻身了一流行列,其他的南开,复旦,同济等少数学校也是如此,在全国范围之中,能够在3000多所大学之中脱颖而出的不多,12所在包头,27所在西北,真正西北之外的,只有9所,这也可以看出资金的倾斜对于一个学校实力的提升的重要性。
一流的大学,每家可以享受10亿元的拨款,这些不是教育经费,教育经费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子,这是专供科研,在基金会的时代,杨元钊不会去管这笔钱具体投到了那里,但是会有专门的资金监管,以保证这笔资金不被挪用,36所大学就是360亿,这是一笔让中国之外的所有人都震惊的财富,按照目前中华元跟美元之间的比价是2:1来说,这相当于18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美国参战之前,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美国在1913年,也不过是350亿美元的总值,这已经相当的可怕了,如果按照黄金的比价来算的话的,这个时代20美元一盎司黄金,而后世高达一千多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单纯黄金的比价,350亿美元相当于的1.75万亿美元,这绝对不能算是小数字。
就是说,德国费尽心思,弄走了巴库,输出了近亿的人口,再加上教育产业化等诸多方面加在一起,总体的收入刚刚过了120亿,还只是这一笔投入的三分之二左右,可能整个世界上,也没有那个国家,会在科技上面,投入怎么多的资金了。
第一流的大学总共有36所,享受10亿的投资,剩下二流三流大学,享受剩余的投资,这样的投入规模非常的不均衡,一流学校,在整个大学之中,只占据的1左右,即便加上学生总数,也不会超过7,却享受到了的接近70的资金,可是剩余的3000多所大学,才瓜分剩余不到30的资金,这样的倾斜度大的有些太多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所有的拨款不看人情,不看人头,只看科研能力的,只有完成了足够多的课题,这样才能够让评分的提升。在刚刚出现大学评比的时候,差距还不大,可是在第一次评比结束之后,一流大学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一流大学,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