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眼界的不同

美国必须要做出反应,盐湖城还好说一点,那是中部的城市,可是萨克拉门托这边,那是一水的重要城市,洛杉矶,旧金山,甚至是萨克拉门托,也都是不容有失,一旦失去,整个西海岸都会动荡,这个损失,不是美国目前能够承受的,更别说现在,萨克拉门托的桥梁被炸,日本封锁了东西两大区域,很大气魄的把最少1000公里以上的太平洋铁路囊括其中,还包括了最重要的中部山脉上面铁路,这是美国花费大力气修建起来的,万一有些的闪失的话,说不定美国也无法修复这些铁路。

这种前提下,命令当然比之前下达的更快,最关键的是,这件事情很重要,也很紧急,可是真正掰开了分析之后,这件事情的危害性并不大,左右不过是小股力量,甚至在破坏了萨克拉门托的桥梁之后,也没有什么威胁了,大不了派遣一部分的步兵去围剿,把他们驱赶到高高的山里,或者全歼他们。

这不得不说的眼光的差距了,美国将军们,不能够算的上差,在一定程度上面,他们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眼光上面,更欧洲的职业军官没有多少差别,特别是参加了欧洲大战之后,他们经历了惨痛的伤亡,也因此,积累了巨大的经验,一些精锐的美军部队,已经可以算的上联军的佼佼者了,不会比英法的军队差到哪里去,这一点上,比日本高的多,毕竟日本才现代化多少年,他们的军事理念,军事眼光,还停留在日俄战争时期。

狭小的国土,海洋的环境,让日本在很多方面,眼光很是不行的,甚至因为工业化的不行的前提下,在二战时期都没有列强们在一战时期机枪和火炮普及程度,在苏德已经是大规模的坦克对决的前提下,在虎式和t34大行其道的时候,日本主力坦克居然只是一个在欧洲只能够算的上轻型坦克,甚至连所谓可笑豆丁坦克,也都是大行其道,这个甚至连大口径的重机枪都可以一定程度突破的坦克,更别说火炮了,一门37战防炮都可以干掉这样的豆丁坦克,却在中华大地上面肆虐,原因很简单,中国更差。如果不是中国方面的帮助,日本在来到阿拉斯加之后,就会被美国重创,以日本原来的军事力量,别说美国动用坦克了,就算是原来的战斗力,也会让日本人非常难受。

中国为的是让日本拖住美国人,而不是白白牺牲,真的想要干掉日本的话,直接用大量燃烧弹和轰炸的方法,不能说让日本彻底灭绝吧,毁灭他八九成人口,彻底让他回归到原始社会,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何必费尽心力把他们送上的美洲呢,不能说美国人太差,而是中国太强了,美国人并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更高的科技,比如说,飞机,比如说航母。

寻常的战列舰,是海上的无上利器,可以护卫国家海疆的安全,可是这玩意是没有办法走上陆地的,哪怕英国最强大的时候,不依然在布尔战争之中吃了大亏了,甚至把战列舰用于对海港的攻击,都不算太划算,从君权级出现之后的诸多级别战列舰,他们对地攻击的次数很少,而且大部分还是失败的。

海军攻击陆地,有着天然的不平衡,只要是差不多的,甚至路基炮台的口径和技术含量还差一点,海军就绝对的无法取得胜利,原因非常的简单,陆地的炮台,可以树立在高处,大部分的陆地炮台,都是在100米,甚至是更高的高地之上,这样射界更加的宽敞,射程更远,哪怕射程微微有所不如,一个是仰攻,一个是俯射,也会占尽优势,另外一方面,陆地炮台可以加装很多的防护,比如说,沙袋,比如说钢筋混凝土,甚至炮台被攻击了之后,不过是一点点的人员损失和一两门炮,可战列舰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旦受到攻击,说不定个一艘投资巨大,耗费几年的时间才建立起来的战舰,就要被彻底的打入到海中。

对比的不均衡,再加上陆上的优势,很少有军舰会攻击有防备的要塞,偶尔几次海军攻击城市,还是在代差极大的情况下,比如说第一次鸦片战争,一方是拥有80门火炮以上的战列舰,射程普遍比清廷的炮台高出一倍以上,这样英国人也是小心来攻击,战列舰根本就没有靠近岸边,如果换成同样水准,哪怕射程小个一公里左右,而不是近半的差距,英国人绝对不敢攻击的。

战舰跟陆基炮台庞大的差别,让海战除非是在绝对的优势的前提下,否则的话,战列舰很少攻击有足够防护的海军要塞,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这些英国人经营了多年的海上枢纽,还真的就没有遭到过攻击,唯一遭受攻击的,是新加坡,可是马六甲海峡不但宽敞,日本也是借助了部分陆军势力才拿下的,单纯依靠海军很难。

战列舰时代,最多影响几十公里的海岸,可是航母时代就不一样了,3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原则上,拥有300公里的作战范围,这已经比战列舰时代强大太多了,特别是中国,已经不是第一代的航母了,第二代带有蒸汽弹射器,可以弹射重型,甚至是准重型飞机的航母已经出现,不说,中型航母的2000公里作战半径,准重型的3000公里作战半径,等于说是一个太平洋铁路的东西两部分全长,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想,整个的美国都在他的笼罩范围之中。

这就是科技的差别,一个人如果跑到封建社会的冷兵器时代,告诉那些士兵,他手上有一个可以无差别杀掉任何人的武器,甚至可


状态提示: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眼界的不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