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奋斗在九十年代>第222章:兴趣

考察完实验室,王勇带着几位领导又去了另外一栋厂房,也是大门紧闭,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王勇按指纹打开了一扇小门,林市长带头走了进去。

一样宽大的厂房,灯光明亮,只是这里又有不同。

只见厂房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平板车在到处乱窜,怪异的是,还无人操纵,猛地一见,还以为是闹鬼了。

这大白天的,当然不是闹鬼,况且厂房里有多达上百的工程师,三五人一堆,围着一个个机械臂一样的东西在讨论着什么。

“老板”

就领导们愣神的一会儿功夫,宋庆伟已经走到王勇面前打招呼了。

“嗯!”王勇点头应了,他微笑着给几位领导介绍宋庆伟道:“各位领导,他叫宋庆伟,青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他领导的团队,正在研发最前沿的科技:智能工厂。”

“你好!你好!”几位领导分别同他进行了亲切的握手礼。

“王总,这就是智能工厂?这么简陋!”

客套过后,刘市长就问王勇,他深表怀疑,这一条生产线都没有,怎么生产?

“对!这就是未来的智能工厂雏形,没有了复杂的传送带设备,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无人操纵,自动行驶的智能输送车。

那些吊臂一样的东西叫自动机械臂,它能代替人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组装、焊接、喷漆、切割、打磨等工序。

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其实它包含的技术非常多,有激光定位技术、电磁感应技术、超精密工艺、数字地图等,甚至还用上了初级的人工智能技术,比我们前面看到的几个项目都要难。”

“王总,能不能生产一件产品试试,纸上说来终觉浅,还是真操实干,才有说服力。”刘市长还是不太相信,毕竟这违反了常理,太简陋了,怎么可能是什么智能工厂?

王勇也不知道宋庆伟团队进行到哪一步了,能不能试制?他望着宋庆伟示意要他来回答。

“这……不瞒几位领导,还确实不行,主要是精密定位和动作判断还没有成熟,需要持续改进。”宋庆伟很尴尬的给领导们解释。

这时,林市长出来打圆场了。

“这很正常,一项先进技术,从提出创意到实用,要经过很多技术难关,研发时间都是以年记。

你们这种智能工厂理念,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仅这一点就值得肯定。

只要不断的研究,我相信你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王勇也很尴尬,牛逼吹出来了,可还是个样子货,中看不中用。

不过他历来脸皮厚,好像没事人一样,打着哈哈就转移话题。

“几位领导,那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哦!王总,你们还有其它科研项目吗?”林市长想帮助王勇圆场,他装作很好奇的问他。

“也不是新的项目,就是那个云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只是软件,还需要硬件配套。

不过计算机硬件的研究项目比较多,非常复杂,他们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

这次王勇先打了预防针,不敢再吹牛了。

“好!你带我们去看看。”林市长一挥手要他带路。

计算机硬件组,其实就是胡伟武团队,他们有专业的电子研究所,环境优雅舒适,早就搬去那里办公了。

路程有点远,在工厂大门口,王勇请几位领导上车,他亲自驾车带领几位领导去了今年年中才投入运行的电子研究所。

电子研究所占地广大,在草坪绿树中间星罗棋布的分布着一栋栋欧洲古城堡一样的三层洋房。

样式和规模像如今的华为东莞研发基地一样,只是规模要小上许多。

环境非常的美丽,像是在童话中一样,给车上的几位领导以视觉上的超级享受。

“王总,你们这个研究所不错,环境优美,科研人员在这里工作肯定是心身愉悦。”下了车,林市长扫视了一遍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一般般吧!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一直是我的主要工作。

我不懂技术,只能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用我最大的能力帮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使他们可以安心的工作。”王勇颇为自豪的说道。

“王总,你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难怪我们一路看过来,员工们都在忘我的工作,非常自觉,你的企业管理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啊!”

“眼界决定成就,王总目光长远,比一般的企业家要高出一大截,他这是高薪养廉之策,员工的积极性当然不同。”

几位领导纷纷给王勇非常高的评价,令王勇有点飘飘欲仙了,外面风大,他赶忙邀请几位领导进入实验楼察看研发情况。

整个电子研究所有六栋楼,胡伟武团队人少,现在只用了一栋,就是一号楼。

进入办公楼,王勇几人一间一间实验室的看起来。

有组装电子硬件的,有研究光电转换芯片的,有研究光信号中继器的,有研究网络交换机的,有研究网络服务器的,有研究网址jiě_mǎ_qì的。

这是一套全新的网络通信设备,张志东团队为此制定了全新的网络传输标准。

胡伟武团队都是集成电路工程师,王勇又特意抽调了几十名电子工程师给他们,组成了一只百余人的研发团队。

科研任务繁多,人数又少,所以没有什么科研成果,不过他们的时间很充足,可以按步就班的研究。

这里不比操作系统项目部,可看


状态提示:第222章:兴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