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朱慈烺的话,刘鸿渐真想给这厮一个糖炒栗子{脑瓜崩},且不说其他方面,在关键问题上小朱与老朱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依稀记得两三年前,每逢遇到难办的事儿,崇祯大叔都是一句怎么办,或者直接是你看着办。
现在到了小朱这里,竟然还是这样,这真是让刘鸿渐蛋疼。
不过朱慈烺比崇祯大叔还好点,倘若是崇祯大叔肯定是以一副长辈的姿态,意思是这事儿交给你,我放心,好好的干云云。
即便他不懂,也不会面上装不懂,而朱慈烺则是一脸认真的看着刘鸿渐,他不知道怎么办,并且不认为虚心向刘鸿渐请教有什么不好意思。
这让刘鸿渐心里即便有火儿也不好意思发。
“怎么改。”刘鸿渐挠了挠头。
首先八股取士肯定是要取消的,八股害人匪浅,导致举子们都读书读成了书呆子。
其次是四书五经这东西,修身养性肯定没得说,治国齐家也很有水平,但四书五经绝对不能是科举遴选人才的全部内容。
按照刘鸿渐的想法,四书五经最多占比百分之三十就足够了。
另外要加入策论、明法、明算、明字等内容,策论即后世的实时政治,出题者就当下的政治格局、或者某一事件出题,让举子们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
而明法则是关于法令的知识,韩非子云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说白了就是身为侯备官员,你自己首先得熟悉大明的所有律令。
明算则更好理解,数术、几何等,这些在后世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在前朝如唐、宋也都作为科举内容考核,但到了明朝却几乎废弛。
只有少数一些不被朝廷重用、或者屡遭被贬、心灰意冷的时候才会去研究些天文数术,例如宋应星、徐骥等等都是如此。
整个国家都不注重数、理、工,这简直是与科技发展背道而驰的。
然后便是工学和兵学,这些也要加入科举考核中,这才是刘鸿渐改革科举想法中的重中之重。
儒家根据自身利益区分的三教九流简直是扯犊子,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完全是儒生们往自己脸上贴金子。
四书五经乃至圣人之言算作后世的政治学,说白了,熟读历史之人治国理政确实有效果,但没了工学和兵学国家的发展就是畸形的。
哪一项都不能落下。
至于将这些东西都加入科举后,举子没时间学这么多东西怎么办,加入新兴的科目后国家又当如何遴选人才,以及这些人才的任用问题,这个刘鸿渐倒是不作难。
为何?因为这完全可以搬后世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用制度。
事实证明,后世中国能用几十年时间崛起,教育制度是功不可没的,诚然,其间难免有过分压榨学生业余时间的不妥之处,也有为了分数而忽略实践的某些缺点。
但这制度放在现在,绝对是超前的,对于这个年代的借鉴意义绝对是雪中送叹。
如何应对刚才所言的问题,简单说来就两个字,分科!
乡试之前,所有学科分门别类在各县学、府学都要招聘相应的教谕来教,待学生们大致了解了所有的科目,乡试之后成为秀才,便从中挑选一二门自己感兴趣、或者自我感觉有前途的学科来深造。
秀才大概相当于初中毕业,举rén dà概相当于高中毕业,进士则是大学毕业,政治学、兵学、理工学三门主科同时设科举取士。
考中进士者,学四书五经那一套的分配去做行政工作,例如礼部、吏部、刑部,学兵学的分配入兵部、甚至担任一地之总兵、巡抚、巡按,而学理工的入工部、户部。
然后便是科举周期从三年改为两年,根据具体情况再确定是否改为一年。
三年选两百多个进士,天下举子千千万,苦等三年就选这么点,这有点太苛刻、太不近人情、太不符合国情了。
两年一次,进士名额也要提升,三个科目每科都要选至少三百人,也就是两年出进士九百人,这跟后世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其实已经天差地了。
但没办法,刘鸿渐首先要考虑大明当下的情况,具体以后怎么改,他可以慢慢来。
但饶是如此,他仍然要解决这多出来的六七百进士的安置问题,因为这事儿即便他不管,最后小朱还得找到他头上。
这就又牵扯到了大明的官制,为何这么说,比如按照大明原有的科举流程,考上进士者入翰林院等待朝廷分配。
一般情况下首先是下放到一个县担任县令,也就是县长。
这县长可不是后世的县长,大明不是后世一个县设组织部、财政部、贸易部、司法局、公安局、人事局、交通局、环境部等等一大堆部门。
这时的县长一身兼多职,即使财政部长,又死检察院院长、fǎ yuàn院长,还是公安局局长、派出所所长、环境部负责人。
这特么简直就是全能,学的东西严重偏科,干的工作却兼容并包,这合适吗?
想到这儿,刘鸿渐沉默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真要整这事儿,绝对不是他想的那么轻描淡写,一个地方处置不好,很可能会出大问题。
改革科举是撬儒家的根基,想都不用想,朝臣们绝对不会同意,改革官制是分官员们的权力,想都不用想,朝臣们更不会同意。
这事儿与带兵打仗完全没有任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