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郡五回山,这是一座延绵百里的大山,呈南北走向,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蜿蜒曲折、气势雄浑,在五回山北面的飞狐岭上,分布着几座山寨,这里便是乱匪头子漫天王王拔须的老巢,王拔须是上谷县豪强,武艺高强,颇有野心,杨广发动高丽战争后,天下大乱,无数从河南、山东来的送粮民夫因无法交差而在幽州逃亡。
王拔须觉得时机来临,便招募了几百乡中子弟,占山为王,逃亡民夫为了保命纷纷投奔他,仅仅数月功夫便招募近万人,他自号漫天王,开始过一把自立为王的天王瘾。
王拔须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还不敢太过于骚扰乡里,因为乡里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甚至还有很多亲戚套亲戚的关系,他手下的几百个乡中子弟就是这么招募来的。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手底下人离心离德,他便将目标转到飞狐道,拦截过往客商,强收买路钱,同时也在山脚下开垦土地,自给自足。
他从大业六年自立为王,到现在已经整整半年的时间了,因为他是地方豪强出身所以家资雄厚,刚开始手下有百人的人的时候他还感觉不到压力,可是随着手下人马达到万余人,他渐渐感到吃不消了,但由于隋军的主力驻扎在幽州境内,甚至杨广本人也在,所以为了不过度刺激朝廷他只能如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山里不敢轻举妄动,可是随着大军出发前往辽东。王拔须的心也渐渐活络起来,开始考虑谋生之路,和所有占山为王以及造反的人一样。他最垂涎的,便是幽州那遍及幽州各地的规模巨大的兵库及粮仓。
可是正当他考虑怎么样才能打下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听到手下的汇报,幽州总管林子轩率五万大军前来讨伐五回山。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王拔须很是害怕,虽然他有着地利的优势,但是对方毕竟是久经训练的精锐士兵而且还有着人数上的优势,让自己手下这些拿着木棍的农夫去和朝廷的精锐对抗这不是找死吗?对于这一点他有着绝对的自知之名。毕竟能够成为一方豪强的人都不是傻子。
所以他和自己手下的几个头领商量了一下,决定放弃这个山寨,到别的地方去谋生。可是他刚刚下定决心要走的时候。就又听到了林子轩派了几只小部队进山围剿的消息。他仔细想了想,他决定自己就算是要走也要干掉这几只小部队,因为这涉及到他漫天王的脸面问题。
如果林子轩五万大军共同围剿的话,面对人多势众的林子轩他就算走了也不会被人耻笑的。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的确很大。到时候道上的人不但不会取笑自己。反而还会佩服自己识大体。
可是自己如果在没有见到大部队之前被几只探路的小部队给逼走,那自己漫天王的威名可就大损了,到时候自己手下的弟兄说不定就都跑了。再者说了,面对五万大军自己一仗不打那是识时务,因为自己知道不是对手;可是面对这些几百人的小部队要是还不打的话,那就是没胆量了,会被人永远耻笑的。
所以他必须要打这一仗,如果能够将这些小部队都给歼灭了最好。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要给林子轩提个醒。自己不是什么人都想捏的软柿子。还有一点迫使他打这一仗的原因就是他的军师宋金刚说的话:如果不将这些小部队消灭掉的话,那么一旦这些探路的小部队摸清楚了五回山的路径。他们可就连跑的地方都没有了。如果在自己等人撤退的时候再被这些小部队给缠上,那可就真的大祸临头了。所以这一仗必须打,迫使林子轩不敢再往山里派小部队。因为五回山的地形使得大部队无法全部展开,所以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从容的撤退。
听了自己军师的话,再结合自己的想法,他们决定干掉这些进山探路的小部队。他们通过埋伏、投毒等手段很快就将这些小部队给干掉了,而且他们自身的伤亡还不算太严重。见到这样的效果之后,王拔须很是高兴,他没有想到朝廷的军队居然这么不堪一击。这不仅是他产生了留在五回山和林子轩打游击的想法,毕竟五回山的地形限制了林子轩大军的优势。林子轩要想进山和自己打仗的话,就必须不间断的派小部队进山,可是这些小部队对于自己那还不是送上门来的肉吗?其实他那里知道,这些被他们消灭的小部队都是不听从林子轩命令,被林子轩故意送给他们的。
他将他的想法和宋金刚说了说,宋金刚对于这个提议也很赞同,毕竟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巢去过流浪的日子。不过宋金刚告诉王拔须,必须做两手准备,如果事不可为就必须撤退,对于宋金刚的提议,王拔须点头同意,毕竟他心里对于朝廷的大军还是发憷的。
消灭掉这些人之后,林子轩的态度果然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再也不敢派小部队进山了。虽然隋军的小部队不敢进山了,但是林子轩的大部队还是停留在易县,做出了一副长久围困的架势,虽然这样对王须拔的影响很大,但还处在他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一时间双方出现了难得平静的对峙状态。
只是双方都知道这样的对峙状态将很快结束,因为他们知道双方谁的时间都不多了。只是相对来说王须拔的忍耐更长一点,他毕竟是本土作战,而且手下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准备,虽然说撤离经营许久的五回山有点儿舍不得,可是谁让他们是匪呢?既然是匪就应该做好四海为家的准备。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