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战隋>952.第952章 加快

十二月十二,安州,方城。

李安期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心情与出关之前相比更为糟糕,虽然李风云已横扫安州和东北,恶劣处境有所改善,但横扫不代表实际占领,实际占领与完全控制也有相当长的距离,而在当前国内外局势下,李风云若想顺利走完这段距离,难于登天。

本来齐王是大家希望所在,但齐王终究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烂泥糊不上墙,在与圣主的争斗中,他就像个孩子幼稚而冲动,时而歇斯底里破釜沉舟,时而又心惊胆颤畏首畏脚,一个典型的温室里长大的皇二代,根本没有胆量在逆境中破风斩浪做个不成功则成仁的盖世枭雄,于是迫不得已之下,大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把希望放在了李风云身上。

之所以选择李风云,原因就是圣主和改革派公开“解禁”了李平原其人,高调肯定了李平原的功绩,已经向李平原背后的庞大政治势力做出了妥协,接下来李风云是否承认自己就是秘兵刀、就是李平原,是否接受圣主和改革派的善意,以李平原的身份重回中土,实际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平原背后的庞大政治势力是否会对圣主和改革派的妥协做出积极回应,双方是否会“握手言和”,是否会暂时搁置矛盾和冲突,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圣主和改革派“解禁”李平原的真正目的所在。

这个目的一旦达成,李风云就不得不屈从于背后庞大政治势力的重压,不论是否承认自己就是李平原,也不论是否愿意以李平原的身份重回中土,选择权都不在他的手上。

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旦李风云身不由己,不得不以李平原的身份“重见天日”,重返中土,甚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对李百药、李安期父子以及整个赵郡李氏汉中房来说,并不是好事,站在风口浪尖上,成众矢之的,其蕴含的危机之大可想而知。

李安期没有见到李风云,但就算他耽搁一阵子,亲自见到李风云又如何?不错,李风云的确是布局者,但身在局中,他又焉能逃脱棋子之命运?李风云操控别人的命运,但同样的,在大棋局中,在波澜壮阔的大潮流中,李风云同样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圣主和改革派的蓄意操控下,赵郡李氏汉中房、赵郡李氏所有房系、与赵郡李氏利益攸关的山东五大超级豪门,以及以山东五大超级豪门为核心的山东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就这样被李风云、李平原两个身份截然对立的人物巧妙串连起来,为敌为友,天差地别,于是李风云不得不对博陵崔氏坦诚以待,与崔钰、崔九等豪门子弟共谋对策,而李安期亦是急速返回河北赵郡,向宗族本堂求援,联合赵郡李氏诸房,联手河北各大豪门世家,共商大计。

安州和东北的回归已不可阻挡,而安州和东北被李风云所控制,李风云就是李平原,所以安州和东北的利益,实际上就是山东政治集团的利益,两者紧密相联、息息相关,这种局面下,赵郡李氏汉中房若想独吞其利,必被群起而攻之,唯有与众共享,借助山东政治集团的力量,才有可能借此佳机逆转困境甚至重建辉煌。李风云与崔钰商谈的内容就是这个,而李安期要做的事亦是如此,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中山刘氏等豪门世家为了共享安州和东北之利,必须达成一致意见,向圣主和改革派所发出的善意做出积极回应,在政治上向圣主和改革派做出相应妥协,如果继续对抗只会两败俱伤,对大家都没好处。

萧逸代表大总管府送别李安期,两人于索头水畔挥手告别。李安期渡河南下,萧逸返转回城,途中突然接到李子雄急令,要求其尽快返回大总管府议事。

萧逸心急火燎,快马加鞭,风驰电挚而回。走进议事大堂,看到李子雄、袁安等大总管府高层神情凝重,而议事气氛亦很紧张,不由忐忑,一边与众人见礼,一边急切问道,“出了什么事?北边还是南边?”

李子雄冲着他招招手,示意其赶快坐下,而袁安则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出了大事,古北口急报,宇文述、段达和崔弘升联袂抵达古北口巡边。”

萧逸吃惊了,这可是大事,虽然段达和崔弘升都是地方大员,距离中枢较远,但宇文述身份显赫,军方第一大佬,中枢最高决策层的核心成员,圣主绝对心心腹,权势倾天,这种大权贵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一言一行都隐含政治深意,即便是巡边,也必然带有政治目的,而巡视古北口的政治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借巡边之名,行招抚安州和东北之大事。

圣主和中枢等不及了,圣主派遣自己最为信任和倚重的最高决策层核心成员之一的宇文述亲赴长城招抚,把这次谈判级别和规格升到极致,已经充分说明圣主和中枢对此次招抚势在必得,换句话说,圣主和中枢为了完成这次招抚,为了拿下开疆拓土的武功,已经下定决心付出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代价。那么,圣主和中枢的底线是什么?

这是联盟大总管府接到这一消息后,首要讨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唯有如此,联盟才能从长城内牟取到最大利益。

“我们可以估猜到宇文述、段达和崔弘升联袂巡边古北口的目的。”李子雄等到萧逸坐定后,缓缓开口说道,“但我们无法推断出行宫那边为此次招抚所定的最低条件,所以,我们现在要商讨的内容就是


状态提示:952.第952章 加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