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见状,忙让父亲躺下。钟山却是一把拦住,招呼浆糊把两床被子塞到张木匠的身后,让他半卧,这样呼吸还能顺畅一些。至于张卫国坚持让父亲先闭眼休息睡觉,自己去请医生,钟山也是拒绝了。
木匠似乎早就知道自己要死一样,显得格外镇定。其实,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死会看淡一些的。意识到刚才骂张卫国有点儿凶,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他,张木匠把儿子拉到了炕上坐着。
“我都一个老头子了,死已不叫事儿,早晚都是死,过了这一大把年纪,死了不亏,比你姐,你娘他们幸运的多。”张木匠慢条斯理地说着,眼里却有老泪闪烁。
众人皆是一愣——姐姐?
张卫国更是瞪大了眼睛,“爸,你说什么?姐姐?”
“是呀……谁家不想多要几个孩子……我和你娘最开始生了你姐姐,一直到了五岁。开始也是忌惮,所以不敢再生,可是看你姐姐身体很好,况且咱家也却少男孩,便下决心再要一个,也算老天开眼,第二个孩子就是你。可是……”张木匠说到这里,两行浊泪淌了下来,开始呜咽。
“我还有个姐姐……”张卫国喃喃地说道,然后抓起父亲的手:“那我姐姐怎么死的?”
张卫国此时更加激动。从小到大,自己一直一个人,村里人本就少,加之也都是兄弟一两个,倒也习惯,只是每逢去乡里,看到人家兄弟好几个的时候,回来定是烦躁郁闷几日,甚至还会把父母埋怨一顿。此时张卫国听父亲说自己还有个姐姐,不由得心里又喜又悲。喜自不必说,悲的是这个姐姐从父亲口里得出已经死了……
“怎么死的呢……”张木匠眼睛看着房顶,空洞,无神,不再说话,思绪已飞到二十多年以前的那个夏天。
……
“当家的,这天阴沉的厉害,赶紧去抱些柴禾,不然淋湿了又没得烧了。”媳妇对着张木匠说道,自己麻利地刷着锅,准备做午饭。
此时正是三伏天,天气异常闷热。张木匠上午在自己的小木匠屋里忙了一上午,闺女五岁了,便由着她出去自己玩去,反正村子不大,也不能跑远。忽然间天气大变,从北面山上冒出一片黑云,如漆似墨一般。狂风顿起,直接裹着那股黑云朝村子压了过来。
张木匠忙不迭地去收拾干柴,媳妇则赶紧烧着午饭。片刻之后,二人均已收拾停当,媳妇忽想起闺女还没回来,忙到院子里喊去。
北方农村多是这样:孩子们大都自己出去玩,大的十几岁,小的四五岁,基本不用大人照看。待到吃饭的时候,大人则站在房顶或者院门口扯开嗓子高喊一声,孩子便远远地应上一声,飞快地跑回家。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究其原因也正是因为在农村,很是安静,所以声音才能传的很远,如果这方法用在城市里,或许便会失灵。
媳妇料闺女不会跑的过远,一是因为村子实在很小,走几分钟便能走遍,二是周围均是山,山路崎岖,小孩子也没那么力气爬山跃坡,再则没有几个和闺女同龄的孩子,所以一般情况下,闺女都是邻居家玩会儿,便独自无聊地回家了。只是,今日或许是在谁家玩的忘了时间,或是在谁家蹭了饭吃,才没有回家。要说农村的孩子很多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也再正常不过。
但是,今天却不是这样。或许是风大的缘故,媳妇喊了几声之后,并不见闺女脆生生的回应,再看着北方越来越近的那股黑云,忙又扯开嗓子大喊了几声,声音里明显夹杂着焦急。竖着耳朵希望听到闺女的回应,可是结果还是一点声音没有,只有狂风吹动地上的砂石和树枝,发出刷刷呜呜的声音,似狼嚎,似鬼鸣。
张木匠本来还不着急,在屋里兀自吸着烟,等着开饭。此时见媳妇在门外喊了半天且夹带着哭腔,仍不见闺女回来,忙跑出去看个究竟。媳妇见他出来,直接抓住他的胳膊,攥得紧紧的,说道:“闺女咋还不回来呢?闺女不见了!”
张木匠经媳妇这么一说,心里开始着急,但扔安慰着媳妇:“兴许风大孩子没听到,能出什么事啊,一个女娃子,丢不了,我去到邻居家找找去,你在家好好呆着,等闺女回来。”张木匠说着就提鞋进了村子。
不消片刻,张木匠哭丧着脸回来了。媳妇见他只身一人,闺女并没在身边,再见他脸色很是难看,不禁急问:“闺女呢?”
张木匠也急了:“闺女找不到了!”
媳妇身子顿时一软,就要躺到地上,张木匠忙往前一步一把将她扶住。片刻过后,媳妇在渐渐回过神来,开始歇斯底里地摇着张木匠的胳膊:“快去找呀!”
此时有三五个邻居也都跑了出来,想必是见张木匠着急忙慌地寻找闺女,纷纷过来看个究竟,看看能帮上什么忙。i正见张木匠和他媳妇这般光景,纷纷劝慰不要着急,大家一起帮着去找。于是纷纷回家拿了蓑衣草帽等避雨的东西,简单分了一下,便朝四周找去,此时天色已近乎夜晚般漆黑,视线已大不如刚才。
黑云此时已是压迫上来,整个村子都被这股阴云笼罩,豆大的雨点啪嗒啪嗒密密地砸了下来,直咋地地上的灰尘突突直冒。张木匠独自把媳妇留在家里看门,等着闺女回来,自己和几个邻居冒雨奔出了村子。
媳妇哪里待的住,在院门一直扶着门一直望着,满眼的期盼,翘首以待,总希望眨眼的功夫,闺女突然冒着雨从远处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