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残明>第四章 动员(上)

“私铸钱币,这是死罪啊!”陈兆安叫了起来。

“银元不是钱币,只是军票。”李四解释道:“银元上面没有明确的字号,也没有几文几两的标注,暂时只在军屯和香港本埠流通,最多算一块小些的银锭罢了,没什么可怕的……”

明朝使用银本位制度,却没有标准的白银货币,用的还是银两制度。但是银两制度有很多弊端,比如说换算复杂,又比如银锭铸造的时候,又很容易搀入杂质,产生“火耗”问题……总之复杂的银两制度不利于商品流通,只适合商品交换不发达的农业社会。

汪克凡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慢慢建立一种信用货币,发行纸币太不靠谱,银元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铸造货币非常敏感,如果汪克凡的银元上标明价值几两几文,隆武朝廷马上就会翻脸,所以干脆铸造一个莫名其妙的银元,建立信用之后,再慢慢的扩大使用范围。等到老百姓都接受了这种银元,隆武朝廷再做什么都晚了。

这个过程也许很长,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汪克凡也不知道。

大家开始热烈的讨论,但是一群外行,聊着聊着就跑题了,话题又转到福建之战和梁志仁身上。

“等到将来,梁志仁的那一成份子也给他算成银元,这厮真是好运气,幸亏他只有码头的份子,要是整个香港的话,那可发大财了……”秦给本是钱粮师爷出身。对银钱最为敏感,对梁志仁的一成股份充满了羡慕妒忌恨……听说这一成股份是汪克凡给的,梁志仁当初只拿了三千两银子。但是去年的红利就有两千六百多两,几乎是百分之八十的年利,这样的投资回报,实在太惊人了,难怪梁志仁不愿退股。

“我琢磨着,咱们就算出兵,也得晚些去。等梁志仁先把鞑子引过去再说。泉州可是个好地方,咱们占了那里,再找个岛子建成第二个香港。以后把生意做到东瀛和高丽去……”被郑家船队卡着,香港的海贸生意无法大规模进入日本,罗明受一直耿耿于怀。

“观察能向汪军门再要些人么?石鼓书院里都是擅长格物学的能工巧匠,咱们这些正好用得着。”齐管事也有自己的建议。

……

几千里外。湖广。长沙。

史铁匠这两年头发全白了,精神却健旺,他在衡阳兵工厂处处受人尊敬,老得其所,老有所用,没有任何烦心事。前几天儿子史无伤返家探亲,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料史无伤突然又接到通知。要提前返回江西,史铁匠莫名的有些担心。

“阿大。又要打仗了么?”

“差不多吧,要不然的话,把俺叫回去干嘛。”史无伤把老爹扶着坐下:“阿爹,你不用担心,俺是万岁爷亲口封的‘无伤’,不会出事的。”

“唉——,你不还是受过伤?关键自己小心点。你呀,就是个一根筋的直肠子,也是三十大几的人,干什么事都要多想想……”史铁匠絮絮叨叨地数落了一会,又说道:“我和你商量个事,爹老了,在厂子里也干不动了,打算跟着大奶奶去桂林,你看成么?”

汪克凡的家人即将搬去桂林,史铁匠是汪家的老庄户,就想跟着一起去。

“行啊,阿爹只要觉得合适,在哪安家都行,等我立了功,也给你挣个一品诰命来……”

……

井冈山,军校。

王景正坐在桌前批阅公文,门外突然有人请见,紧接着,十来个戎装少年鱼贯而入,站成整齐的一排,向王景行军礼。

“见过教授!”

少年们很守规矩,为首的一个说话,其他的紧闭着嘴巴站得笔直,用目光支持自己的同伴,那个为首的少年说道:“我等每日操练武艺,熟读操典兵书,为的就是上阵杀鞑子,汪军门既然大举东征,为何不用我等出战?”

“你们年轻还小……”

“报国不分老幼!”那少年口齿伶俐,而且天不怕地不怕,堵住王景的话头说道:“大军东征,原本就应尽起青壮,我等正当少年,理应沙场效命。这封血书,就请教授转交汪军门,为收复汉家江山,我等愿效仿岳王之志,马革裹尸而不悔!”

他说着话,从怀里掏出一封请战书,下面密密麻麻都是血指印,后面十多个少年也一起大声说道:“为收复汉家江山,我等愿效仿岳王之志,马革裹尸而不悔!”

……

荆州,闯营大寨。

听说刘体纯和马进忠一起来了,李过、高一功和田见秀一起出大门迎接。

这半年多来,闯营和堵胤锡的兵马互相配合,收复了湖北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只有荆州府城还在清军手中。为了避免伤亡,闯营扎下连营,深挖壕沟,进行长期围困。

因为清军水师一直控制着长江水道,所以荆州能够得到补给,孔有德还时不时派兵发起反击。闯营将计就计,并不急于强攻荆州,反而进行围城打援,两次击败孔有德的援兵,始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这场阵地战,已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总的来说对明军有利。闯营和堵胤锡的兵马在城外活动,可以就地筹粮,清军虽然能用水师运粮,却长途辗转,损耗较大。按照汪克凡和李过原来的计划,这场消耗战反正对明军有利,就先在湖北站稳脚跟,扫清其他据点的清军,大概在半年后才对荆州发起总攻。

不过就在最近两天,汪克凡又有一份新的命令,计划有变。

“军门吩咐我等,在一个月内攻克荆州,配合东征


状态提示:第四章 动员(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