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诺的《小小鸟》虽然很热卖,不到五个月已经卖了 多万张,距离破千指日可待,但如果细论起来,徐诺还算不上一个当红歌手。
虽然,她的首张专辑销量已经比许多当红歌手的最红专辑卖的都多了,但这只是小概率事件,她还只是一个新人而已,还谈不上什么身价,所以她的首张专辑如果采取低价亲民策略的话,也没什么可非议的。
别的公司如果觉得徐诺卖廉价专辑,是自贱身价什么的,就让他们说去好了,这都无所谓的,只要有信心做出高品质的音乐,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杜星河都不在乎,他坚信徐诺也有这种睥睨一切的霸气,再怎么说,她也是他的女人,这点承受力还是有的。
别的公司若觉得云世界这么做是在破坏市场规矩的话,他们也便宜卖cd好了。如果他们也能像云世界这样,在原创内容上节省大量开支,那杜星河倒很乐意看到其他公司也将cd卖出亲民的价格。
这个位面的文化娱乐业算是暴利行业了,特别是唱片业,比电影的制作难度要小的多,成本也低的多,但利润比却要比电影业高不少。这主要就是因为cd的高价格导致的。
虽然这个位面的民众普遍比较富裕,但还是有中下贫民存在的,这些人即使热爱音乐,也只能听电台来解馋,就算有点钱可以买cd了,也只能买少数最喜欢的几张,他们不可能将所有喜欢的歌手的cd都买过来聆听。
如果cd的售价从最普遍的50元降到15元或20元,那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原版的音乐了,许多人的生活可能就因为这个变化,变得多姿多彩。
杜星河越憧憬,越觉得这是个可行的计划,不过这个计划也有不小的弊端,归集成一个字,那就是:钱。
这个位面的唱片工业其实已经很发达了,一张完整cd的下厂制作成本不超过3块钱,包装一块,渠道费用两到五块,综合下来,一张cd从下厂到摆上货台,成本只有6块到10块,零售卖15到20元,还是有赚头的。不过,这个赚头要比售价50元少的多。
因为成本问题,只有低价唱片(15元)销量达到正价唱片(50元)销量的四倍甚至五倍时,纯收益才能大体相当。
从正常角度分析,低价唱片的销量碍于歌手的流行度,是不可能达到正价唱片的5倍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是小天王级的歌手高艺林,一张正价唱片能卖到1000万,如果他出低价唱片,是打死也不可能卖到4000张甚至5000万张的,就连歌王张德华都没卖出过这么夸张的销量。
而像一般的小歌手,比如以前翟晓峰,一张正价唱片大概卖100万张以内,改成低价后,他的唱片要卖到4、500万张,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靠他的名气,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销量。
如果改成低价卖唱片,唱片公司的收益是肯定要受损的,连带着各级分销商,以及销售终端的唱片店,收益都会下降。
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恶行循环,分销商和销售终端的唱片店不积极推广云世界的唱片,甚至只进少量低价唱片来卖。毕竟,这样的专辑对他们来说实在没什么赚头。
就像现在市面上出现的那些无名歌手的低价专辑,唱片店都很少进货,也很少在最直接的一个销售环节上为歌迷推荐,使得这些低价唱片的销路很差。
如果云世界出品的低价唱片也被各级分销商抵制,那问题就大了,唱片店不进货或只进少量的货,歌迷想买但买不到,久而久之就不想买了。云世界的收益随之会大大降低,和各级分销商的关系还可能恶化,这样的恶行循环进行下去,云世界肯定没有好下场。就像那些发低价专辑的小唱片公司一样,用不了多久可能就被市场淘汰了。
当然,这是一种最极端的状况。
如果专辑的质量过硬,就像《leee(精选集)》这个级别的,即使给分销商的销售提成很少,但走的量巨大,那分销商和终端唱片店也愿意大量进货的,毕竟,货只要快速流动起来了,资金就可以立刻回收,他们也会有比较丰厚的收益。
《leee(精选集)》能得到各级分销商的鼎力支持,与国娱的影响力也不无干系。那些分销商是不敢得罪国娱这种大鳄级的唱片公司的。
如果换成红岩去推,《leee(精选集)》这种打破市场规律的低价专辑,不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支持。
徐诺下一张专辑《为爱痴狂》,杜星河已经把发行权许给了罗海超,肯定要由红岩来发行,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分销商是不是像对待《leee(精选集)》一样对待这张专辑。
可惜伊彦的《花心》已经定好50的售价下了工厂,国娱和各级分销商也签好了销售协议,不能再改价格了。
如果早些时候将《花心》的定成亲民价,将有更好的实验效果,很有可能会像《leee(精选集)》一样卖爆,毕竟,是萧天郎团队推的专辑。
现在只能将首张实验专辑定成徐诺的《为爱痴狂》了。
还好,最近红岩忙着给《鸳鸯蝴蝶梦》锦上添花,还没和云世界谈《为爱痴狂》的宣发工作。
杜星河决定明天就把《为爱痴狂》的低价策略传达给手下的策划组,让策划组的人去和红岩沟通,研究出一套推广亲民售价的策略来。
低价销售,其实对红岩这样的宣发机构来说,是最影响收益的,所以这次推广《为爱痴狂》,杜星河决定采取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