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三,天气晴好,一大早就出了太阳,给冬日白雪茫茫萧瑟的小院,镀上一层金边,增添一丝温暖。
今年是莫家族人领年货的日子,青璃起了个大早,昨天和堂姐莫青菊约好,两个人去族学分发年货,领过年货的族人需要签字确认,二人负责登记。
隔壁刘小花家的几间屋子一直没有人住,前段时间家里人多,丫鬟婆子就歇在那边,现在空出来,把厢房里放了大架子作为库房,莫家村也不算是个小村,全族加起来有一百多户人家。
草草吃过早饭,青璃拿了钥匙打开库房的大门,几个族人用手推车一趟一趟往学堂里运送,这边麦芽拿着一个小册子,认真计数,时而抬头笑眯眯地对着族人说几句。
发年货,对莫家族人来说还是第一次,往年家里穷,过年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细白面的猪肉饺子,前两年条件稍微好些,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又觉得哪里缺点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吃食不够精致。
大雪封山,族人去镇上一趟也不容易,这么冷的天都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镇上卖东西的左右就那么几家,有时候赶集,买一些甜滋滋的糖球给家里的小娃。一年又一年,从来没有吃过新鲜的,一直是老样子。
时间还早,在学堂外聚集了来领年货的族人,这次几乎是全家出动,大人领着小娃,众人脸上带着舒心的笑,与以往庄户人家的愁苦不同,小娃们穿着新衣裳,在雪地里蹦蹦跳跳,几个小娃聚集在一起,好奇地看着一辆辆手推车载满东西,小娃们在猜测能得到什么零嘴。
“小妹,东西准备齐全了吗?”
今天有太阳,风不大,阳光暖暖的照在人身上,很惬意。莫青菊穿着一身碎花的棉袄,领口,袖口镶嵌一圈银色的狐狸毛,下衣襟处,缝制了两个口袋,青璃仿照现在棉衣的兜儿,上面也镶着毛,作为装饰不错,兜里也能装个荷包,比袖兜方便。
“恩,还有一车山上采来的蘑菇木耳,留着过年炖鸡鸭吃。”
青璃也是类似的打扮,她皮肤白皙,脸颊红红,说话间不停地从嘴里冒着热气。站在没有阳光背阴处,阴冷的,青璃把手插在兜里,不停地跺脚。
冬日里,出门穿的鞋子也有讲究。以前村里人的棉鞋,外面用棉布面,在外走一圈,沾上点雪湿了鞋,还要到灶间烤上一会儿,青璃自己改进,羊皮做了雪地靴,里面加了点羽绒,保暖防水,族人看着好,也争相效仿。
“恩,今年后山野兽多,白日里也能听见狼叫,村里人都没咋上山。”
莫青菊点点头,搓了搓手。青璃大伯家住在山脚下,现在白日也紧闭大门,就怕有野兽跑下山,到家里冲撞了人,青璃二堂嫂可是要生了。
“族长真是周到,还有蘑菇啊,咱们寻思能有点鸡鸭就不错了呢。”
族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众人都不贪心,从来没有听说过族长给大家发年货的,族会之后,大家深受感动,以后家里的娃上学堂不用出银子,婚事嫁娶包括丧事,族里出钱出力,那么自家只要遵守族规,好好干,就能一直衣食无忧,真是天大的喜事。
“是啊,璃丫头,以后出了高产的新粮种,咱们族里也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多出几个读书人,好好的帮扶族里。”
众人不住地点头,眼眸中流露的是信任,还有期盼,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幸福,青璃有淡淡的感动,所谓知足常乐,以后族里会变得越来越好,真希望这些淳朴的人还能一如既往。
巳时一到,青璃爹莫如湖准时走进院落,大家见到族长,簇拥着打招呼,依次进到学堂内,青璃和堂姐莫青菊在另一间屋子整理,按照人头分配,那些小娃多的人家,小娃只算是半个人头,这样才算公允。
一般分家单过的人家,夫妻两个人带着两个小娃,能领到鸡鸭各两只,大鱼一条,木耳蘑菇一份,精米细面各十斤,还有大豆,芝麻,花生,这些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分配的不多。
水果味的奶糖,牛轧糖,还有芝麻糖片,松子糖,硬糖球,这些需要村民到台子前面自选,大堂哥莫子冬帮着称重,这可是高兴坏了小娃们,吵吵嚷嚷地推搡着,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这些精美的,以前没有见识过的糖块。
“璃丫头,这在凤阳城里也没有卖的吧?看着就很贵,恐怕一斤要几百文吧。”
族人不敢置信,有些见过世面的就指着那奶糖道,“凤阳也未必有呢,百文肯定有,现在糖多贵啊!你看着梅子糖,里面还带着果脯肉呢!”
“哈哈,这个有银子也未必买的到啊,是我带人做的。”
青璃的眼睛眯成月牙,不住地摸着小娃的脑袋,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小娃,她好心让他们试吃,结果后面所有的小娃灵机一动,全部假装拿不定主意。
“领到糖果的过来签字!”
二堂哥莫子华喊了一嗓子,那边还有松子,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几样干果,瓜子,花生基本上是每个人头一斤配备,核桃,栗子和松子,按照每个人半斤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果脯,水果干,全部自选称重。
热热闹闹地发年货,一直到午时才结束。族人们大包小包地拎回家,族长说不发猪肉,最后每家每户发了二斤腊肠,说是留着炒菜味道好,切片放在饭里蒸着吃也香。
“小妹,那个麻辣猪蹄太过瘾,我又想吃了,不过咱村里杀